19 年前 - 有人認為415大遊行上的這面旗子有先天政治不正確的問題,也有人覺得這個東西(和其上的圖樣文字)無視於原作脈絡,等等。我先說明一下我之所以拿這面旗子出來,一方面是因為我覺得這東西和鋼彈花燈有某種程度上的呼應,二來是我的房間不再需要這樣一面窗簾了,我很樂意把它轉移到更積極的用途上...
19 年前 - 在我眼裡,這群濁水溪社的同學們很有想法,但他們不是一群「理論聖戰士」。他們努力將自己放進真實的台灣社會場域中,他們關心台灣農業的處境,參加NGO辦的勞動營,聽了在美濃實踐有機農業的農民分享,他們感動掉淚、反省身為大學生的自己可以作些什麼?這學期初,當他們知道美濃蕉農運送100多斤的老北蕉到台北...
19 年前 - Don’t hate media, be media」,這是墨西哥反抗軍查巴司特(Zapatista)的領導馬可仕(Marcos)從叢林深處發出的號召。綜觀各國獨立媒體的濫觴,幾乎都源自於一股對主流媒體報導內容與面向的不滿。目前在全球擁有一百多個分站的國際獨立媒體indymedia,是在1999年西雅圖WTO部長級會議召開時,在...
19 年前 - 唸高中時,讀到林義雄《從蘭陽到霧峰》的序言挺感動,他說,民主是「很瑣碎」的事業,「解決東一個問題、西一個問題」。他說,我們應耐得住這樣的枯燥和繁瑣,而不要幻想那種「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的聲光刺激。
19 年前 - 台灣小說越來越少人看,也越來越乏味,跟這時代人的缺乏聆聽故事習慣有關,電視大量的影像餵養,讓人們也習慣單方面地接受,頭腦日漸木質化。而其中被籠統稱為「政論節目」的節目形態更是罪惡之藪,統一了人的思維,讓人血管和腦漿都硬化,缺乏感情,只有喧叫和漫罵。
19 年前 - 。愛滋議題範圍之廣,有人都可以編輯出一本「AIDS社會學讀本」了,我怎可能包山包海通通說完。回到主題,關愛之家的事件,還是跑出很多理解的面向和理論資源。比方說瑪莉道格拉絲談「潔淨與污染」,可以把愛滋視為逾越界線的不潔之物,所以不潔之物必須驅逐出境;或是從風險與生活型態的角度,談愛滋風險的建構...
19 年前 - 七八年前,從台北到花蓮,最快也要180分鐘以上的火車時間,但幾年前的北迴鐵路電氣化,已經把時間縮短到150鐘以內,而今年出臺鐵引進的傾斜式列車「太魯閣號」 ,已經縮短台北到花蓮的時間到1小時55分,小小的台灣,到底要多快我們才滿意呢?
19 年前 - 新聞能「客觀」嗎?當我們決定如何「畫線」,如何「客觀」的當下,不就是一種「主觀」與「偏見」嗎?當媒體「客觀」的同時,不就在主觀地告訴讀者該從什麼角度理解事件?不就在有意無意招喚著人們站在媒體早已設定好的戰鬥框架嗎?與其侷限於充滿主觀價值的「偽客觀」,倒不如深入揭露更多的事實與不義。
發行人
阿潑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3)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