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我們為甚麼要刪除蔣介石與他的紀念館?我們為甚麼不能接受「我們擁有過這樣的領導人與紀念館」的殘酷事實?我們該做的,難道不是去證明,台灣既使少了黨國一體的權威,我們依舊過的很好?我們就在這深深大廟底下談戀愛、跳舞唱歌、散步下棋、看書遊戲…。就是需要一個規劃得當,有「封閉性」的空間,讓我們用自...
20 年前 -
20 年前 - 如果我們深度的探討這部廣告,會發現這個廣告潛藏著兩種意識形態。第一,就是種族優越,廣告中暗示著印度國家這個國家普遍貧窮,暗示著印度有色人種仍然迷信放生可以得到祝福的文化。而能為貧窮國家帶來財富以及生機的,必然是個白種人(為什麼不找周潤發來拍,亞洲人面對亞洲人還比較有說服力)。第二個意識形...
20 年前 - 從語言學習又可以引出「標準語」的問題。什麼才是標準的 Mandarin?台灣有台灣的標準,中國有中國的標準,而不同時期的台灣又有不同的標準。
20 年前 - 至於,一個社會是否公平,我們的快樂是否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彷彿是一個你退休之後或者等你賺了錢,有空在去“為其它人”操心的問題。基本上,我也不否認人生要先完成自己份內的事情,不過讓我驚訝的是,我們的社會某種普遍對於上層階級不是批判而是羨慕所造成的是非錯置。
20 年前 - 對族群問題的意識逐漸啟蒙後,有一段時間我有「什麼都不是」的焦慮感受。我曾經跟原住民朋友說,我挺羨慕那種有個美麗故鄉的身分(現在想想這可是太過浪漫的想法了)。我也曾經羨慕故鄉在鄉間,然後人際關係比較緊密的生活(但有時後發現故鄉在鄉間的朋友竟也以我未曾想過的目光羨慕都市人)。總之,那是種帶些...
20 年前 - 所以說,最近常聽到的「正名」這兩個字,根本不應該叫做「正名」,頂多可以稱作比較中性的「改名」,這種沒有民意基礎的動作事實上要稱作「竄改」也無不可,我個人認為,部分名稱要改是可以,但是請執政黨提出一個具體的計畫,哪些單位要改名字,理由是什麼,要改成什麼名字,重點是,這些應該都要有充分討論的...
20 年前 - 這跟美學有沒有關係?有啊.沒有包容,怎麼能夠深刻?台灣之豐富美麗,在於它有太多的歷史糾結跟傷害,以及勇敢地復原.黃薇說啦,"只要能引起撼動的都是美,無論快樂或是憂傷."你只要表層的東西,又怎麼能說台灣要有深刻文化,你只要你認定的那一個文化嘛.搞什麼嘛.稿子怎麼寫下去都是很荒謬的啊.
發行人
阿潑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3)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