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王國─拱樂社》觀後記--茄苳樹窠

這不僅是一部關於歌仔戲的紀錄片,更為台灣電影史中一直被忽視的台語片史重新發聲,是紀錄戰後...

20 年前 -

藝文

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網路城邦|陳玉慧

我雖在生命中看過幾個類似你筆下的女子,獻身感情,不求回報;但我都認為,那應是她們自虐的人...

20 年前 -

藝文

優 演繹神聖舞蹈--聯合報

2001年,優劇團音樂總監黃誌群背起行囊,四度踏上佛陀故鄉之旅。在恆河邊,他遇上盲眼的遊唱詩...

20 年前 -

藝文

6所博物館 今夏一起西班牙--聯合報

380年前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曾占領台灣16年,今夏眾多博物館聚焦西班牙,北部6所博物館昨...

20 年前 -

藝文

英美姓名學│朱若絲--中國時報

Daisy一字的起源很可愛,因為它總在早晨開放,古英文稱它做day's eye(白晝的眼睛),發音...

20 年前 -

藝文

誰是「下流社會」的一份子--聯合新聞

你是「下流社會」的一份子嗎?...所謂「下流」,並非只有所得低,還包括溝通能力、生活能力、...

20 年前 -

藝文

「黎民之初」 故宮開闢常設展--民生報

從圖像文獻可以看見清代的台灣古地圖、原住民描繪形象,從奏褶中則得知,康熙時就有善跑的台灣...

20 年前 -

藝文

就是要古典 資深樂迷創辦Muzik月刊--中國時報

「我坐計程車時,有不少司機聽台北愛樂。」Muzik總編輯林及人指出,這幾年雖然雜誌沒了,但是...

20 年前 -

藝文

發行人

angelsmile
閱讀是靈魂的養分生命的倚靠。喜歡蘋果與思考。蕭伯納說:「倘若你有一顆蘋果,我也有一顆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麼你和我仍然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假如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兩種思想。」不學無術,酷愛無所事事看東看西。理性思辨之餘,亦包容人性軟弱的原罪。厭惡附庸風雅的皮相觀點,討厭文化大沙文主義的盲目崇拜,唯有回歸自身文化原點,才有可能觀照異同,截長補短。
收藏文章 775
訂閱人數 17
點閱人氣 52052 上升

angelsmi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沒有參與任何主題

熱門關鍵字

留言

    目前沒有任何人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