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劇作家、小說家兼詩人,也是一九六九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克特(Samuel Barclay Beckett, 1906-89),是世界少有的能以英、法文寫作又兼戲劇、小說和詩作的三棲作家。不過他最著名的還是劇作《等待果陀》(Enattendant Godot; Waiting for Godot),不僅國內中譯他作品都僅此一本,而且還有個劇場以「果陀」為名。
如果,誠品書店有一天,不是為了在某某精華商圈蓋了旗艦店而驕傲,而是為了在台灣某個窮鄉僻壤設一個可能不太賺錢的小書店而自豪,那麼我會覺得誠品書店就變得可愛多了。
想不想住在羅馬的古蹟裡,把17世紀古蹟拉薩羅尼宮當教室?東海建築系將在七月間推出「東海建築在羅馬:風華人生」活動,東海學生之外,也邀請喜歡藝術與旅遊的社會人士參與,體驗「住在羅馬、學在羅馬」的特殊建築經驗。
被「世界文化紀念物守護計畫」列為全球100個保護名單之一的澎湖縣望安鄉中社村古聚落,因長期缺乏保存計畫,151間古厝中有70%已經傾倒或坍塌;中社村民眼見古聚落可能消失,組成「台灣花宅聚落古厝保存協會」,將依新文資法申請登錄為古聚落,並對外正名為「花宅村」。
明天就是媽祖聖誕,嘉義縣布袋太聖宮一年一度<海上會香>上午登場,近百艘船筏插著令旗,在鞭炮鑼鼓聲中浩浩蕩蕩出海,綿延數里,成為西部沿海最具特色的海上宗教活動。
兩個與「現實」密切相關的影像展覽,正在台北與台中兩地展出。
一個是二十年前的經典
一個是當代的社會現況
一個偏向古典紀實攝影的專業嚴謹手法
一個用簡單的傻瓜相機來「培力」(empowerment)勞動者
台中的展覽還沒去看,想找時間瞧瞧。
台北的移駐勞工的展覽,影像雖然簡單
但配合文字讀起來,卻非常有感染力與洞察力,特此推薦
位在布袋鎮好美里的魍港太聖宮,奉祀鑑定為明末雕刻的「魍港媽祖」聖像,廟方在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前,仿照「魍港媽祖」返回中國大陸祖廟進香走海路的傳統,邀請西部沿海十多間廟宇舉辦海上會香,已成為台灣西部沿海慶祝媽祖聖誕的特色盛會。
參與演出的舞者人數多達1000人以上的俄羅斯(新聞、網站)明星節慶芭蕾舞團,將於4月24日晚間餘台南(新聞、網站)市立文化中心演出一場大型的「胡桃鉗」芭蕾舞劇,喜好古典芭蕾舞劇的觀眾可不要錯過此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