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覺得,台灣是一個不會認錯的國家。報紙寫錯了,不認錯。政黨與政客幹錯了,也不認錯。唯一的例外,如果認錯道歉可以增加自己的利益,那是可以鞠躬哈腰的,叩頭如擣蒜也沒關係。看著吧,馬英九和李登輝當年的道歉,有什麼不一樣呢?
真正摧枯拉朽的其實我們心裡創造出來的現實。英國心理分析家比雍說:「嬰孩感到飢餓的痛苦,不是因為缺少了供給奶水的乳房(客體的原型),而是因為出現了猛烈攻擊的客體。」真相離我們已遠,然而心靈裡的現實卻像陰魂一樣主宰著我們的自由意志。
真正摧枯拉朽的其實我們心裡創造出來的現實。英國心理分析家比雍說:「嬰孩感到飢餓的痛苦,不是因為缺少了供給奶水的乳房(客體的原型),而是因為出現了猛烈攻擊的客體。」真相離我們已遠,然而心靈裡的現實卻像陰魂一樣主宰著我們的自由意志。
歷史記憶、或歷史啟示要產生效力,必須和當代社會的主要關心有所共鳴。台灣認同者對二二八的解釋之所以被廣泛接受,正因為它在台灣政治發展的兩個階段中,都和台灣人對自主性的期待產生共鳴。在國民黨的威權體制下,這段歷史雖然是禁忌,對它的記憶仍然在民間鮮活地保存了四十年。這段記憶在暗中被保存、加工、和傳遞,是當時普通人民對抗專制統治的唯一工具。正...
媒觀認為,精神疾病或許是造成此次意外發生的原因之一,新聞報導動輒稱其為「不定時炸彈」或是「潛藏在社區裡的危機」,此種媒體報導方式不僅忽略了形成疾病的多重原因與台灣數十萬患病者的人權及尊嚴,更造成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誤解。
這篇文章將會置頂到228,我跟幾個朋友一起發起一個在228當天的二十四小時內,接力發文守護台灣的活動,誠摯的邀請你來一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