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而媒體這次「辦起案來」就顯得「若無其事」了。所以,過年期間,馬英九被起訴的新聞就不再炒作,形象依然。然後,各家爭相報導的就是一則尾牙秀,24小時全國人民都被逼看著郭台銘家的事,就像蔡明亮說的,噁心。對照起另一則新聞中,一家八口被合吃一碗泡麵的窘境,更是強烈的對比。「這就是咱台灣」。
20 年前 - 高行健在許多場合總是津津樂道自己的文學路線承襲西方現代主義,並不遺餘力抨擊中國的民族文化與傳統儒學。然而,讓我們驚異的是,他對中國現代文學和古典文學所知不多,使人不能不懷疑他的中國文學根柢淺薄。請看,他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中國文學,從「五四」前後的白話文運動到三十年代的繁榮……除了魯迅...
20 年前 - 「《老憨大傳》寫作的動機,不在於個人傳記,而在寫老憨所經歷時代中一般庶民生活的傳記。」他將文學和歷史融合,表達的不是個人命運,是共同體的命運。「主要是反應當下的社會,老憨個人無足輕重,只是小說中的一根線索而已。」畢竟人都活在社會和歷史裡,他認為每個人「自我」的存在都有著歷史性格,更呼應沙...
20 年前 - 謹守客觀公正傳統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整整一個世紀的工作眼看可以風平浪靜地過去,不料卻在世紀之末最後一年,出現了文學獎前所未有的重大爭議。問題的發生,一方面因為一百年的文學獎沒有給過中文作家,使諾貝爾文學獎「覆蓋全世界文學」的宏願受到挑戰,造成評委們急於找一位作家給獎的心理壓力,在準...
20 年前 -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在《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y)裡頭說道:「到德斯庇娜去有兩種途徑:乘船或者騎駱駝。這座城向陸路旅人展示的是一種面貌,向水上來客展示的又是另一種面貌。」高雄市的面貌,因為河與港,而顯得多樣且迷人,加上即將通車的高鐵與高雄捷運,又將增添不同空間向度的風貌...
20 年前 - 街頭塗鴉被冠上「藝術犯罪」的醜名也有一段時間了。客體關係學者告訴我們「犯罪性(criminality)」是罪惡感在潛意識根源的外化。以觀察兒童著稱的克萊恩曾經做過一個個案報告(1927),說明強烈的犯罪傾向,其實伴隨著嚴厲而壓抑的超我(superego)。而舉凡超我種種,則跟道德觀念、宗教意圖、律法規範這...
20 年前 - 最近我發現有一部電影叫做"The Last September"(去年九月)(它的配樂是曾配過多部奇士勞斯基電影的 Zbigniew Preisner 作的,我是因為先發現配樂才發現這部電影),台灣似乎沒有上映過,故事內容跟愛爾蘭受英國統治末期,對英裔愛爾蘭人之間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20 年前 -
發行人
OJ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