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正義無敵系列 鄭南榕紀念圖文展 暨 影展] 他出生在二二八那一年,生日裡烙著劫日的印記。 他成長在肅殺的威權年代,但年輕的生命有著昂然的身姿。 他許諾自己成為一個行動的思想家,一個外省囝仔快意地行走在荊棘之地,當他點燃自己的生命,劫難的印記終於要化成灰燼,火光熊熊,整片土地都因之映照著光...
19 年前 - 宮崎駿在80年代的作品「龍貓」中的廣大的森林,很多的日本人都相信是以全生園所在地的多摩東村山為背景所構想出的劇情。甚至後來的「魔法公主」和「神隱少女」的作品中,被認為都存有與漢生病有關鏡頭或隱喻。至少不可否認的,包括多摩全生園在內的無數的片斷記憶在他的腦中串連起來,才能創作出那麼多不杇的作...
19 年前 - 經過一百年的距離,娜拉的子彈終於從槍口射出,在看似激烈的舉動下,背負的絕望與沉重更讓人感覺不到出口;在這時刻宣揚兩性平等的今日,隱性的性別歧視卻仍然嚴重,娜拉們無處不在,出走的路仍有好長一段。
19 年前 - 已是回不去的土地,偏偏城裡的邏輯,對任何一位鄉下來的、學歷不高的男子,也不曾善待。朋友再怎麼變裝,仍難掩土味、台味及「下港腔」,不是都城日後慢慢接受的中產階級男同性戀者,只能就此漂泊,恰如他年少的預言,失根浪子般偎靠著城(偎靠著城裡幾間Gay Bar及日後被改名為二二八紀念公園的新公園),賺的...
19 年前 - 為今之計,藍綠雙方應立刻停止利用政治來干預歷史文化,就讓時間來決定這些歷史文物的存在價值。殷鑑不遠,當年中國文革搞得轟轟烈烈,破四舊文物整批當廢棄物賤賣日本換取外匯,而今對岸政府得花百倍的價錢去修復、去全世界蒐購當時棄如敝屣的文物,台灣也要這樣對待自己的珍貴歷史嗎?
19 年前 - 古蹟的位置有其意義,能不動就不該動。台鐵舊禮堂歷經清代、日本時代及戰後的增建,由第一代台北車站、鐵道工場再變為禮堂,見證三個政權的轉變,同時也是台灣現代化工業起始的象徵,然而卻在台北市文化局避重就輕之下,淪落到要被遷移的田地。
19 年前 - 為了保住一九八○年落成的中正紀念堂「圍牆」,台北市政府緊急表態,要將中正紀念堂列「暫定古蹟」。同一天,台灣最有希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樂生療養院,接獲台北捷運局的通知,要求必須在十三日之前搬遷,樂生院面臨被拆除命運。
19 年前 - 我知道他們的激動心情,因為我也來自一個有同樣歷史的國家。在我的國家,我們同樣艱辛地從威權前進到一個民主體制,我們同樣具有一個黑暗而冷酷的獨裁體制,也同樣有熱情和理想的反抗者。
發行人
OJ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