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有其信仰問題,無法突破;而身為民代的李敖卻是在媒體公開場合說出這樣歧視言論,還自以為是、自以為了不起、自以為聰明。往往不假思索的言語最是可怕,因為這足以反映潛意識所在。其次,李敖言論正足以代表異性戀男性氣概的養成,就是性別歧視(他曾說過女人都搞不完,哪有時間搞政治?)還有同性戀恐懼症(同志太囂張了)。另外就是這樣的言論也正是漢人中...
不過,這些林林總總「補償」不是媒體本來就該作的事嗎?有什麼好值得說嘴的呢?「兩面並陳」的基本原則,不是在報導之前就應有的原則?仔細查証、避免污名化的偏見報導,不是新聞「產品」本來就該有的品質嗎?媒體即使不願保障社會群體的基本人權,但不作為烙印、污名的火鉗,不是媒體工作者應該有的自我要求嗎?這種聊備一格的「補償」,就好像打了人家兩巴掌後...
2月18日媒觀發出了「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呼籲媒體勿污名化精神病患者並正視其基本人權」的聲明,除了呼籲媒體對「精神疾病的報導需要「正常化」,病患也不該繼續成為媒體片面報導下的犧牲者外,也要求呼籲情節最嚴重的「聯合報應立即更正,並向精神疾病患者致歉。」
媒體人實在應走出自己的媒體象牙塔,多和病友及不同社會群體接觸,從被報導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或許就能降低不必要的錯誤與誤解。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我在2月18號看見聯合新聞網影像走廊登出那幅照片,我有點生氣,馬上寄了一封email(email標題為:聯合報....這是甚麼鬼標題!!)給台灣媒體觀察與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媒觀)的管中祥董事長,管老師就要我寫個簡單的抗議聲明,由媒觀發出。
媒觀認為,精神疾病或許是造成此次意外發生的原因之一,新聞報導動輒稱其為「不定時炸彈」或是「潛藏在社區裡的危機」,此種媒體報導方式不僅忽略了形成疾病的多重原因與台灣數十萬患病者的人權及尊嚴,更造成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誤解。
林懷民:我對聯合報是有期待的,我當然希望聯合報要賺錢。但是我也希望聯合報不要那麼藍,聯合報現在已經捲入整個政治鬥爭裡,印象裡,幾時看過聯合報說過這個政府一件事情是好的。我們知道這個立場,但要弄到像政黨的宣傳報……(王社長:那,聯合報絕不承認。)可是,對不起,絕對是這樣的顏色,比中央日報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