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年前 - 您看得懂中文吧?上面寫的是:「我們是在台求救的西藏難民,救救我們,我們要自由,我們要人權。」英文您應該也看得懂吧?上面寫的是:「No food, no shelter. We are seeking refugee asylum in Taiwan.」 (沒有食物,沒有蔽居處。我們在台灣尋求難民庇護所)。 這訴求夠清楚吧?他們是一群...
17 年前 - 弱智與雜亂,大底就是今年金馬獎頒獎典禮最貼切的形容。一切就像典禮結束時所播放的短片一樣,除了一聲聲的「團結」口號之外,看不到台灣電影「復興」的氣息(台灣電影的問題與出處都不在團結的問題上),長篇累幅的《海馬45号》既不幽默,又沒搔到癢處,只是一廂情願地想要幽電影人一默,卻連基本的綜藝短片功...
17 年前 - 1203,是我們潰敗的日子,這也許沒錯,但我們好像也都忘記了,就像過去每一次的動員,我們都曾經欣喜地注意哪些人又第一次踏進了樂生?哪些人好久沒來了,但今天又出現了,我們忘記了,這才是最重要的事,這裡是流動的、多元的樂生。
17 年前 - 5. 無米樂 聆聽評價:兩千包熊好甲的台灣米 雖然沒能出電影原聲帶,但陳明章譜寫的無米樂主題旋律,與崑濱伯隨興哼起的歌聲,傳達的素樸台灣味,實在「揪甘心ㄟ」,讓我無法不把它放在最愛的前五名,有一陣子我還被崑濱伯傳染,常常哼起「唧唧巴巴唧巴巴」呢!個人認為陳明章譜寫的電影主題配樂,從感染...
17 年前 - 看到跑馬燈打出總統府前面有老翁激動到企圖自殺的字眼,我只有趕快轉台,避免情緒受到太多影響,轉到電影台,電影廣告說:「一部偉大的愛情戲劇,絕少不了單戀的情節。」忍不住大笑,順手改成:「一場偉大的民主選舉,絕少不了敗戰的煎熬。」
17 年前 - 但願歷來台灣政府壓制言論自由導致的悲劇、本次國家濫權引發的風波,能讓更多人深切體認到「言論自由的可貴」與「溝通的重要性」。在我們急著說出自己的意見之前,能先學會傾聽。
17 年前 - 紐約時報》刊載一則廣告,文中描述蒙哥馬利市政府對於公民權抗議活動的粗暴處置。這即是有名的蘇利文案(N.Y.Times v. Sullivan, 1964),經過一波三折,終於為最高法院改判為「違憲」,理由是全體法官一致認為該市的地方官違背美國立國的民主共和原則,大法官布瑞南(W. J. Brennan)甚至在該案中指...
17 年前 - 今年五月新政府上任後,新聞局長史亞平曾公開宣示,今後新聞局不做政治性置入行銷,也不從事媒體通路集體採購。這不但是新聞局長的宣示,也是總統選前記協、媒改社等團體推動,獲得兩黨候選人承諾當選後不作新聞置入性行銷。令人感到相當遺憾的是,選後半年不到,這些宣示和承諾都一一被撕毀。
發行人
aboutfis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6)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