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 - 台灣藍鵲羽色十分搶眼與同科的烏鴉截然不同,主要生活於中、低海拔的闊葉林中,飛行的時候顯得非常飄逸動人
16 年前 - 除了在狗屎運篇提到有關本身條件的報導能力之外,我以為基層記者還需要具備三種生物的能力--烏鴉、蟑螂和蚯蚓。所謂烏鴉,是要勇於報導出「鄉愿之人」不敢報導的公共政策真相;蟑螂,是要具備「打不死的能力」...
16 年前 - 台灣並不完美,但台灣是我永遠的母親、永遠的家鄉。 2005年秋天,當我腦中還沒有「離開主流媒體、打造獨立媒體」的念頭時,就曾在「給台灣更多正面的力量」強調: 無論媒體報導散佈再多的負面消息、無論政客表現再怎麼無恥下流,台灣都是我永遠的家啊!哪個國家沒有缺點、哪個社會沒有黑暗呢?如果覺得...
16 年前 - 真正深入毒害社會、廣泛蠶食人權的關鍵,還在新聞媒體甘於接受強權的賄賂與威脅。傳播學界奉為先驅的麥克魯漢早在六零年代的著作「認識媒體--人的延伸」便指出: 廣告代理業者眼中的報紙,就像腹語特技家看待他的啞巴傀儡。他可以使它說它要說的話。他看報紙,就如同畫家看他的調色盤和一管管顏料……任何私...
16 年前 - 這兩年很多台灣老百姓都被馬總統和旗下政府官員的失策和頻頻失言,弄得氣憤和焦慮不已,失言還是小事,但失言背後的「傲慢心態」所導致的失策,卻是台灣當前最大的問題。傲慢有何嚴重?因為即使這官員才高八斗,在骨子裡瞧不起平民,就容易從威權角度歧視各種族群。缺乏「必要的同理心」,就很難去制定出「符合...
16 年前 - 記者這種生物,要活得好、做得好,有很多基本條件。除了本身條件,例如對議題的理解掌握和反應速度夠快、寫作能力和報導魅力夠強、耐挫力和抗壓力超強,你還需要非常好的機緣,主要是遇到願意給你大幅空間發揮的媒體長官、沒有太多經濟和家庭負擔、不太會抱怨你把太多時間留給工作的家人伴侶等等。
16 年前 - 女記者比男記者容易碰到性騷擾,主要是因為「新聞媒體採訪的對象」大多數是男性,包括產官學研界的高層和中階主管、社會新聞的主角,有興趣研究的讀者可以攤開報紙和打開新聞台數數看,每天能夠被媒體採訪並報導的對象,男性佔的比例有多高。 我還是菜鳥記者時就在某部會碰過性騷擾。那是我開始跑新聞不滿兩...
16 年前 - 投身媒體改革這些年,有四個女性的身影或面容,深深刻印在我腦海裡,不時警惕著我,該把「阻止政府與媒體聯手侵害人權」當成終身志業。 她們是:白曉燕、邵曉鈴、王建民的阿嬤、樂生療養院的藍阿姨。
發行人
aboutfis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6)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