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 - 早在電影艋舺上映兩個多月前,西京朋友撰文的「我為什麼反對電影艋舺」便吸引我的注意。看完這篇文章,習慣到電影院支持國片的我,並不會就此不去看電影,只會更想去深入了解「艋舺」這個刻印在歷史地理課本的地名,以及在地人究竟是怎麼想的。從小耳熟能詳的「一府、二鹿、三艋舺」,艋舺萬華離我的生活圈最近...
16 年前 - 作者林言熹是本報的運動體育主筆編輯,2006年曾在球魂接連發表保護投手刻不容緩、再談保護投手刻不容緩等文,呼籲棒壇和球迷正視此議題的嚴重性。近日因大通盃青棒菁英賽投手三信家商羅國華,3天連續兩場先發完投270球,累計本屆比賽共投25局、363球,再度引發球迷對台灣教練長期不當調度投手、危害選手未來...
16 年前 - 精采的台灣人物,可以是用一生在某領域立下汗馬功勞的貢獻者,可以是致力於改善社會環境的運動者,也可以是為家人溫飽努力求生存的老百姓。在本報主筆編輯安平客的建議和噗浪朋友的票選下,台灣好生活主題網摘新增的類別,就取名為「厝邊人生」。
16 年前 - 平常習慣在台灣享受各種好吃又便宜的水果,出國超過兩週就會很不習慣。於是每次到無法盛產各種水果的國家認識新朋友,就會跟他們介紹:「台灣是很棒的水果王國,歡迎到我的故鄉去享用!」
16 年前 - 麵線好不好吃我不知道,但在澎湖夏天的海風與炙烈的陽光照料下,想必會有別於在台灣吃的麵線,因為裡頭藏著專屬當地的陽光、海風及手工製作的汗水與故事。
16 年前 - 我們,共同生活在「台灣」諸島。每個人的「台灣意識」,卻因著不同的成長背景、機緣與抉擇,衍生出千萬種形狀、色彩與氣味。為了帶動新世代思索台灣意識的多元可能性,透過閱讀和寫作促進跨世代的對話,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陳文成教授紀念基金會(美國)聯手舉辦《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
16 年前 - 千萬別問我怎麼拍的,只消看看這斜張橋在陽光中閃耀的樣子就好。 (本照片攝於高屏溪正上方的南二高斜張橋)
16 年前 - 我的蓮花池裡,在夏天,多的是猛力朝天空長去的蓮葉,換個角度來看蓮花,不也挺有趣的。
發行人
aboutfis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6)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