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年前 - 台灣需要的是自由而無恐懼的媒體環境,需要的是冷靜、精準而深入的分析報導,而我們媒體對中國的了解,不是認識不清,就是甘為所用。
17 年前 - 隨著現代人對資訊需求的增長,及網路時代的發展,媒體、新聞的定義跟傳統傳播媒介相比,已有顯著的變化。顯而易見地,閱聽大眾對傳統媒體「形同餵養式」的新聞內容品質,越來越感到不耐,對其中層出不窮的侵害人權報導,越來越感到無奈。
17 年前 -
17 年前 - 「聽」不懂日文的我「看」岡部昌生說故事,總為他菩薩般的笑容所吸引。必定是對自己喜歡做的事,有著信仰般的堅定,才能有這般的從容吧。
17 年前 - 看到院民用蠟筆一起做拓繪,他們作過截肢的手其實不太方便,必須用失去手指的僅剩關節,小心夾住筆,再慢慢地摩擦拓繪。看到他們細心的動作,我非常感動,覺得很像日文說的「輕撫」(聽說漢字是寫成類似「擦」的字,或許翻成「秀秀」比較適當),很像媽媽剛生小孩時,會對小孩輕輕撫摸的那種動作,這動作本身會...
17 年前 - 這齣「武松打虎」到底有多好看,只要親身參與孩子的第一哩路就能體會。 你故鄉的孩子都目睹過國家級兒童劇的表演了嗎? 如果還沒,把你的手借給那些還沒看過戲的孩子吧。
17 年前 - 以前,我的概念都被人家笑說不可行,《海角》的成功卻證實了自己的概念與堅持不但是正確的,而且可行。例如我堅持創作要先搞好劇本,有了好劇本,電影就能從六十分起跳;資金不夠,請不起大牌明星,就找小演員慢慢來磨,也可以磨出好戲,創造共鳴;例如誰說本土題材沒有賣點?
17 年前 - 傳統台灣女人們,聽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巧,媒妁跟媒體的媒是同一個字),嫁給第一任丈夫。 歷經多年威權壓榨剝削、拳腳刀槍相向,女人們決定離婚,選擇嫁給第二任號稱改革派的丈夫。 沒過幾年,女人們就發現,大多數男人終究是嘴巴說的比做的多,第一任和第二任丈夫婚前的承諾,絕大多數都是不可...
發行人
aboutfis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6)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