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為誰存在?為誰經營?不從法律角度、而是從哲學來看?有人說公司屬於股東,有人認為屬於員工,還有人說是為了客戶而存在。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
傳統的時間管理,追求效率與速度,教你用12小時做完24小時的事。新的時間管理則教你「選對速度」去做「重要的事」,畢竟適者生存,而不是快者生存。
退休,像個老掉牙的名詞,年輕人毫不在意、中年人避而談之、老年人則討厭它,在這充滿變動的新時代,人生就像搭火車,這站下車、那站上車,永不停息,於是,「退休」成了「蛻休」,人越活越老、企業越活越短,是這個名詞新解變化背後的強大推力。
近幾年來,企業可以透過購買天氣衍生性商品的避險措施,彌補因為天氣異常造成的損失。天氣衍生性商品是一種新型的金融商品,它不是以價格或指數為基準,而是以降雨量、降雨天數、日照小時、空氣溫度或風速來訂定衍生性商品合約的內容,但是天氣衍生性商品並不在股市上交易。全世界約857684天氣避險業務與氣溫帶來的風險有關,10.78207下雨雨量有關,1.68207...
「歡迎來到新世界!」這是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最近送給台灣人的一句話;你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你可能已經從中產階級淪落到「下流社會」而不自知⋯⋯
無論你身在哪一個階段,當職場趨勢已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轉變為個人端的「終身就業」,你必須時時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即使二十年後,依然是企業搶著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