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日前開放國內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追蹤標的,債券也能納入指數追蹤標的。但相對國內目前僅見的一檔ETF基金,國外ETF基金的天空更是精采。你相信嗎?包括社會責任、水資源、替代能源都能編成指數,還有近兩年在投資市場紅翻天的黃金、石油也都有自個兒的指數股票型基金。
一向習慣投資個股的國內投資人,由於今年類股快速輪動,若手腳動作慢,可能就受傷慘重。投信指出,個股波動度較高,漲快跌的也快,以追蹤指數為標的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在貼近指數的情況下,可讓投資人買指數賺趨勢,輕鬆投資。
手上有錢準備投資理財的民眾,常面臨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到底應買股票,還是要買債券,或者是該買共同基金?專家說,投資參與度越高、可掌握的資訊越多者,就可選擇風險較高、報酬較好的工具;如果不行,投資最好愈簡單愈單純愈好,挑選定存、債券基金等穩健工具即穩穩地賺。
如果你小心追蹤自己的花費一段時間,你可能會發現,你為了不重要的事物浪費了多少錢。富蘭克林曾經說,「留心小錢,小漏洞可以沉沒一艘大船。」如果你留意自己的開銷,我敢說,你一定可以找出一些簡單的方法,降低支出。
16歲立志打倒資本家,47歲建造全球最大燈飾生產基地,身價超過50億元的真明麗集團總裁樊邦弘,為何演出如此兩極化的人生劇碼?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第一家公司內學到的經驗會跟隨我們一輩子,就像在白紙上作畫,第一個職場的經驗會在個人意識上作畫,換句話說在第一個職場學習的文化、態度都會在不知不覺之中潛伏在意識當中。
隨著投資工具發展的多元化,基金的投資標的不再局限於股票、債券貨幣等單一的金融商品,基金本身也發展成為基金投資組合的選擇之一。所謂的組合式基金,就是先建立一些篩選的指標,依據這些指標挑選出符合條件的子基金(fund pool),基金經理人再從中挑選出適合的基金來進行投資配置,組合成一個基金套裝商品,又稱為基金中的基金。簡單來說,就像是旅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