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介紹短文不禁讓人想到:當我們的注意力磨耗在不值得投注心力的區塊時,我們也選擇放棄豐富自我的多元文化可能,讓品味磨耗在不值得投注心力的商業製品裡。
引述本文:「翻譯者是 深入的閱讀者/多疑的理解者/謹慎的書寫者,三者缺一不可。」其實,作為一位讀者、觀眾甚或blogger,都該當具有這些成分才對。
來自台北不來梅創市集記者米奇鰻的出國比賽為國爭光報導,果然,偌大華麗舒適的展場才是真正能讓創意滋長的空間。
堂堂邁向第十一年的東京 design festa! 是日本最大型的藝術節活動,今年,台北不來梅的米奇鰻也去考察取經。不知道什麼時候,台灣的散戶藝術創作者也會有類似規模的舞台。
不要再成天待在家裡罵電視聽名嘴,出去看戲透口氣吧:「在面臨生存危機時,身體會自動關閉意識,昏倒常常是動物面對危機的處理方式。當面對晃動未知的未來時,彷若動物求生本能一般的或者他們只能選擇《微暈》。 」,不然,遲早要昏倒吐血而不是微暈而已。
一面讀萬金油的陳述,一面忍不住想到米蘭昆德拉的《身份》,又或者在《不朽》、在《笑忘書》裡曾經巧遇類似的影跡。我們通稱為謊言的這種東西,其實是在圓滿我們的人生,並且,沒錯,我們都寫小說以維生,雖然絕大多是沒有實質經濟利益報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