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out、版型是土;色彩是火;HTML標記語言是空氣(或風);站名是空間;字型與圖像則是水。這種印度風水架站法的基本邏輯其實就像中國的五行,在彼此相生相尅之間尋求平衡和諧。
本文以接龍妙喻電子商務市場操作:「共用放牌區好比一塊市場大餅,雙方都想把牌(商品)往中間(市場)丟。但是自己的牌很爛的時候,很難有牌可以放上去,必須靠對手放出來的牌來看看是不是自己有機會把牌放到中間去。」
Yahoo 藉內對外揭櫫他們到處收購新興網路服務的核心價值即:Mashup。其實這項內部競賽的勝負誰屬還在其次,Yahoo最主要的用意應該是在示範:當他們旗下產品為網路使用者所用,依照不同個體的需求去混來拼去時,那就叫創新,那就叫WEB2.0。
本文從網路老怪物Netscape的轉型,論及今日網路淘選資訊的三種模式,「Digg模式会不会导致“多数人暴政”?可能会,就像我们无法避免单个编辑的偏见一样,我们也同样无法避免“集体无意识”。」
社交平台諸如MySpace、Facebook,甚或web2.0這種泛稱,哪些是屬於zeitgeist(當代精神)?哪些又屬於fad(時尚)?也許我們該從那些真正促成行為改變的部份推論起。
「在del.icio.us以至Digg時代,都是Tech人玩這些Social Network東西,但現在這些東西更可惠及普羅大眾。」這也就是說:Portal為體,Social Bookmark為用。
Netscape不再是網路舊時代的入口,而將轉型為Digg殺手。這是目前以beta版運作的網站,也許再過一陣子,Netscape就會宣佈正式轉型為公民新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