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即便是公益團體」,更遑論商業組織了。不講究公義方案的實際產出,對於實際產出與預期的社會績效之間的關連欠缺周延的思考,一個「公益行銷」,好一點的情形,也許只是一個無助於品牌形象和企業聲譽的無效投資,至於在比較惡劣的情形下,一旦授人以「浪費社會公益資源」的印象,也許反而成為埋葬企業角色的社...
發行人
Jas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5)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