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前 - 「小說的感動是連續的。不但對於內心狀態的描寫是連續的,隨著行數的增加,其形態也有所變化。……整個變化過程其實可用波狀曲線來表示,而那正是故事的真面目。這其實是數學。」
18 年前 - 霍布斯邦這個名號對於台灣的知青、有志改革者來說,早已是耳孰能詳的思想巨擘。如今,左岸文化於六月出版了他的自傳《趣味橫生的時代──我的二十世紀人生》,在島嶼依舊陷入藍綠惡鬥,依舊鎖國當道(不是喊出什麼「兩岸冰融」就是有見識、有國際觀的台灣人),且酷暑炙人的這個夏天,霍氏的夫子自道相信有醍醐...
18 年前 - 用「文豪」兩字來稱呼松本清張,到了今天,幾乎已是日本的定論。原因大概有幾:一是無論作品數量或寫作態度,清張都足當得一個「豪」字。四十三歲才敢期望以寫作為業的他,頗有自知之明,「我入行晚,所以不敢浪費時間在應酬交際上。」這是清張日後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事實證明,天道酬勤,往後的歲月裡,他總...
18 年前 - Diane Glancy喜歡開車,喜歡汽油。她寫說:「我喜歡汽油,喜歡它油油的顏色。」不知她是否喜歡汽油味,像張愛玲說的:「像汽油,有人聞見了要頭昏,我卻特意要坐在汽車夫旁邊,或是走到汽車後面,等它開動的時候『布布』放氣」?
18 年前 -
18 年前 - 結論先說,一本書能不能賣,總共就是二件事:一是書本身;二是社會的共振。前者很直接,後者頗模糊?未必如此,請讓我一一道來。
18 年前 - 如果創作想有回應就會流於討好,那是很糟糕的,應該不理會市場、觀眾;藝術家是以作品來說話,回到藝術家自己,觸發內心深處的震驚、感動或厭惡。
發行人
寶兒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5)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