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活動結束後,人群散去,我獨自留下來,繞著園區走一圈,放眼望去,只見園區東邊角落蓋了一座亭子及一個溜冰場,其餘偌大空地,盡是荒煙蔓草、坑坑洞洞、水窪處處,完全看不到公園的影子,更無從想像是什麼「文學公園」。 二年前不是編列了六百萬元龐大經費嗎?怎麼「建設」成這個模樣?不是已種植二千棵苗木了...
19 年前 - 而我始終堅信能在藝術和通俗之間找到精彩的平衡點。那不是模糊的灰色地帶,而是光譜兩極交會時的迷人風采。
19 年前 - 一般的舊書店,對於書本通常說不出什麼道理,在舊香居,多聞的店東不但能將書本的來龍去脈及相關的周邊故事交代地一清二楚,同時還會建議顧客這一本書究竟適不適合買下。如果不是識人的能力夠強,如果不是對書的熱忱夠堅,如何可以信心十足地對客人說:「這本書不適合你啦!不然我先借你看,你看完不喜歡的話再...
19 年前 -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台灣的短篇小說似乎越來越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了。 隨著報章媒體的變化,副刊已漸少刊登小說,而文學獎也不再具有昔日的影響力,難以締造文學的新風潮,至於網路、部落格的普遍興起,更是引走了不少眾人的目光。也因此,過去以報紙副刊、文學獎作為主要載體的短篇小說,便逐漸地失...
19 年前 - 歷史應該從生活出發,貼近民眾,像堂前燕子飛入尋常百姓家,記錄庶民的日常活動、居家器物,不應該只是帝王將相的紀錄,不應該只是軍事外交政治經濟的總匯,或者黨政軍的發展史。
19 年前 - 台灣的歷史建構是如此之遲,但,遲不表示荒蕪,只表示應加緊腳步。陳郁秀女士在文建會主委任內,曾建議透過考古、耆老口述、蒐集、整理、出版、研究等各種方式,建立國族國史的基模;透過說自己的故事、寫自己的歷史,掌握文化的詮釋權。她日前以《鈴蘭清音─陳郁秀的人生行履》一書,做了很好的示範,於親情,...
20 年前 - 『少作悔不悔,是作者的個人選擇。《擊壤歌》初版於二十來年前,那時朱天心不過二十歲上下,這些都是我們閱讀時應有的心理準備。而且,這本書畢竟屬於「文學作品」,而非「政治宣言」。「政治」縱使不正確,畢竟也反映了當時作者自身與環境的一些狀態,但若因為「不正確」而將此段刪去,那這本書就會連「文學作...
20 年前 - 現在寫愛情,真是很容易,梁朝偉守著植物人一樣的徐靜蕾,給她戴上戒指,雖然她可能永遠醒不過來了,看到這裡,我們觀眾就該動聲色了。但我堅持自己不為所動(雖然《傷城》其實挺好看),因為,如果我對這樣的情節動感情的話,我就會越來越看不懂,甚至是石黑一雄寫下的通俗小說。 《長日將盡》裡的一個黃昏,...
發行人
寶兒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5)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