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谷崎的讀者,想必覺得這話聽來熟悉。事實上,這篇小品使我訝異就在於後來谷崎作品頻繁出現的耽溺、妒忌、刺激、性倒錯、講究觸覺的官能冒險等,在這裡都有蛛絲馬跡;
以上,客觀而言完全不構成「大龍國小不應拆除改建」的任何理由,只是講講回憶,感情用事一下。但有時我覺得官們如果多點感情用事,會比他們現在好得多。行事粗糙都是因為沒感情,或不把別人的感情當感情。
一天跟朋友吃飯他們講起二戰時法國人為了保護巴黎向德國投降,大家嘆一口氣。「真是偉大的民族。」
台北市第一所小學,超過百年校史的大龍國小,即將遭遇全面拆除改建的命運。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座與其他小學相近的全新建築,以及一座停車場。
硬體競逐,追上了。更多的東西,卻要消逝。就像圓環,中山橋,蘭州派出所,龍山寺前夜市, 光華商場........;不是完全消失,就是換了新貌,裡面卻全空了。
大陸已翻譯谷崎的作品有十八本之多,相較之下,台灣翻譯谷崎的作品有《細雪》、《春琴抄》、《貓與庄造與二個女人》、《鍵》、《瘋癲老人日記》六本,顯然偏少,個人認為谷崎還有多部好作品值得譯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