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掘起,平面媒體節節敗退.好壞我一時無法定論.只是當”人氣”取決一切時.有篩選的(或說是菁英的?)也勢微了.
文友waylim所寫的短札一直很有趣味,不少妙語.而且他常會記下與友人之間的閱讀互動. 不管你同不同意他的觀點.在此摘這篇文做為推薦.
此文中肯,說出兩種”好看”的定義.《德語課》與《失竊的孩子》也是我正在讀的小說. 有時真希望出版社出書的速度慢一點.唉.
"文學乎?通俗乎?"讓一切回歸到說故事.這篇文章有深入淺出,而且算是公允有趣的看法.讓小說回歸到說故事的技藝.即便人人對"好看"的定義還是不同.但此文仍非常值得一讀.
"台灣的短篇小說似乎越來越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了。隨著報章媒體的變化,副刊已漸少刊登小說,而文學獎也不再具有昔日的影響力,難以締造文學的新風潮,至於網路、部落格的普遍興起,更是引走了不少眾人的目光..."小說常是勾勒一個社會國族與時代的最佳方式.即便本文作者還是很樂觀,但少了關注,少了實質與情感的動力,小說創作者更加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