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相較於詩的「壓縮語言」、小說的「虛擬語言」,散文是唯一被允許能直接表達意見、能直接訴諸情感的「真實語言」,這便是此文類獨有的特質。也就是說,不是要你去分辨真假,而是要你知道,當作者想呈現「真實我」的時候,會有這樣的文類可以使用與經營,不想呈現「真實我」時,可以去用其他的文類。確定了這個前...
19 年前 - 怎麼形容<偷書賊>這本小說呢?勉強附會一番,大概像是<安妮的日記>加<辛德勒的名單>加<頑童歷險記>加上<死亡筆記本>那位碎碎唸的死神。 <偷書賊>這本小說乍讀之下沒有什麼出奇之處。前半本故事情節尤其老套。是孤女、養父母、戰爭、納粹、猶太人這種老梗。
19 年前 - 社會的變遷,影響文學的走向,早有其說。有人便認為,17世紀工業革命興起,機器取代人力,轉致婦女擁有更多的閒暇(閱讀)時間,直接影響了「小說的興起」。網路的出現,對於文學的影響,正在形成,誰也不曉得最後會是怎樣?新一代的書評面貌為何?特質為何?也尚待摸索。不過,一輩子不接受獎賞的日本作家山本...
19 年前 - *把電腦搬離電視,一次作一件事。洗澡一次洗一隻腳,勝過正翻倒轉省泡沫。聽玉置浩二,撫摸下巴軟細鬍子。吹濾網洗乾淨電風扇。結果作息正常的懲罰:所有網路服務皆滿檔。 *就像本來只是想讀小說所以才戒斷網路,好久以後才突然發現ADSL小黑龜已經在對你眨迷人的小紅眼睛,那樣的允洽無違和感,窮也是一...
19 年前 - 《燦爛千陽》這個小說題目靈感來自一位十七世紀波斯詩人對喀布爾的形容: 人無法數盡 幾度照耀屋頂的銀輝明月 或隱於牆身之後的燦爛千陽
19 年前 - 《德語課》看完之後,腦中會盤旋著嚴肅而值得深思的議題,那是一種好看;《失竊的孩子》看完之後有如大夢初醒,回神放眼望向以為自己早已熟悉的世界,突然懷疑起有什麼隱隱的不同,那是另一種好看。 我說賣書
19 年前 - 而我始終堅信能在藝術和通俗之間找到精彩的平衡點。那不是模糊的灰色地帶,而是光譜兩極交會時的迷人風采。
19 年前 -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台灣的短篇小說似乎越來越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了。 隨著報章媒體的變化,副刊已漸少刊登小說,而文學獎也不再具有昔日的影響力,難以締造文學的新風潮,至於網路、部落格的普遍興起,更是引走了不少眾人的目光。也因此,過去以報紙副刊、文學獎作為主要載體的短篇小說,便逐漸地失...
發行人
寶兒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5)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