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某個初次造訪的地方,我總期待自己能用生活來取代遊覽,最好的方式常是想辦法在當地住上一段時間,即便是暫時借住友人屋宅,或者寄居偶然間結識的當地人家,甚至是找個當國際志工的機會住下來,無論是島內偏鄉...
伍迪艾倫真的是機車的幽默大師啊。
此片最機車的是,要看懂這片的梗,非得至少是半個文青不可,但假如你懂那些梗,你就可能剛剛好是被他機車到的那群人。這件事從看伍迪艾倫找了誰來演哪個作家或畫家,又特意...
全系列大推。「無論是多數大眾是多麼看不起記者,也總還是有一群厲害的讀者,他們在紛亂的資訊狂流中依然屹立不動,垂眼靜待好的報導,當他發現你時,會毫不猶豫的鼓勵、支持你。也永遠有一群願意講真話、期待有機會...
「記憶,作為明日的憑藉,於是它像繩索,一旦斷了一截,人對自我所為所行的自信便如履薄冰了。一段記憶的消失,帶來的是難以抑止的不安與近乎歇斯底里的挖掘慾望,而從來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子,因為一塊時間的碎片被...
「這裡,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實的,除了部份地點與人名作了一點偽裝,以保護當事人不致於在現實生活中被輕易辨識出來(是的,有的人的身份是非法的,而有的雇主我不曾直接接觸),但大抵上都不妨礙這些人與事的真實性。現實人生是這樣生動、精彩、出人意表,我簡直不願以小說、虛構的方式減低「報導」的可靠性。」
「由非洲藝術的定義所引發的問題,在於其可能引起人們對非洲藝術品類的誤解與對非洲這塊大陸錯誤的認知;傳統上,常將非洲藝術的區域定義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西非沿海地區,而此地區因氣候因素,人們生活較穩定而留下較多的木雕作品。」
「不管哪一黨執政,只要政府不把決策過程透明化的一天,我們就有吃不完的毒物、抗爭不完的爛建設,以及罵不完的草率決策。要求公開資訊,很困難嗎?對外公布會議記錄、決策過程的細節,會傷害到誰嗎?成本很高嗎?如果以我們盡過的義務和繳過的稅金來看,對政府提出這種要求一點也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