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想經營部落格的話(不想經營也沒關係,你有絕對的自由),你得跟經營人生一樣,找個差事(選一個夠大的領域),成為那一行的專家。如果可以像某些植物一樣四時盛開,結實累累,蜜蜂就會來為你傳粉,鳥兒就會來為你播種。」
「就部落格而言,其實每一個部落格都是一個分散的主體,應該是可以有效切割其與BSP之間的關係的。尤以,線上書籤(如Hemidemi)、專業網摘(如智邦Myshare)或者部落格聯播(如Palacan!)的出現後,實然,已經明顯地削弱了BSP所存在的中心主體性了。」
雨註:資訊不是問題,問題在如何整理和呈現資訊,反應也不是問題,問題在如何讓反應也能被整理納入有用的資訊中。『不可諱言的,網路世代對議題的快速反應、過濾、動員與集結的確讓我們看到一種游擊戰的可能性。只是,當這種快速動員成為一種奇觀的時候,培力就不再是「如何可能?」,而是「如何持續?」的問題了。』
雨註:沈默的背後,不僅是沈默。「選擇沉默,有沉默的理由,或者只是沒有大聲說出,又或者,沉默之處,有可觀看、討論的地方。」
「換個角度想,雖然世足賽結束了,但席丹事件讓我們還可以延續在這種感覺當中,久久不散,而不需要回頭重看足球小將翼,或勉強接受台開案的轟炸。」(來源:哈囉~ 馬凌諾斯基)
這篇談法國社會的一些文化現象,以及席丹在當中被塑造的角色和影響力。(來源:哈囉~ 馬凌諾斯基)
我們真的應該可以有更多像阿潑這樣的方式,去關注我們所在意的議題和話題。(來源:哈囉~ 馬凌諾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