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仍然未能適應新事物、新觀念,不如立即停止使用網誌,立即刪除網誌吧。如果大家繼續使用網誌,請大家學習和適應新模式,新概念,也希望在自己網誌訂立清晰的版權和回應指引,讓真正討論得以延續,讓意見越辯越明,知識得以廣傳。
最近智邦的MyShare的網摘惹起一些討論 。目前看起來大家都很有道理。不過我對這東西的看法是另一種:網摘本來就是一種 blog,blog 的倫理也就是網摘的倫理。我比較遲鈍,看不出網摘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要拿出來當另一個題目重談一遍。
我與人為善,不代表別人也要與人為善。如果有其他人硬要摘別人的blog,硬要評論、引用、摘錄,只要他言之成理,而且不違反公共安全、人身安全,我會支持他的言論自由。
超過一半以上的上網人口把網路視為最主要的購買決策資訊來源,甚至家庭收入愈高的人愈依賴網路搜尋購買資訊。
阿孝阿師一開始從宜蘭中學的校刊編起,希望能夠紀錄身邊發生的事,當時的他,認為編刊物需要很偉大的技術,後來大學畢業後,進入到自由時報從地方版編起,一路從垃圾桶旁(地方版編輯),升到頭版主編,地位越來越高,但他卻越來越不快樂,而他認為所謂的專業,是一種重複的東西。
一人無法成其大。既然是部落,當然就有相異的格性。環扣的部落圈透過聯播網應景的發出了聚會訊息。你認識又好像不太認識這些人,決定互通有無,一覽其面紗下電車男的真面目。聚會間「六度分離」的福音降臨在你身上,原來達人的女友是你高中同校﹝台灣三度分離就可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