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是黑澤明晚年的最後作品,但風格卻異於他任何一部早期的作品。事實上剛開始拍攝之際是九個夢,後來卻以八個單元的故事來呈現。但不管幾個夢,黑澤明以自傳的角度來呈現與批判,卻是相當明顯的。
劇本最成功的地方,並非人物角色的刻畫或者是劇情的轉折起伏,卻是細膩地說出了人心最最柔軟脆弱的角落,需要的不過是一個最簡單的真誠問候與聆聽。你不需要改變甚麼,只要『輕輕地』安靜下來,就夠了。
而另外一點也就是鐵軌一直延伸的意象,其實也就是電影中文譯名中所表現的:人生的下一站,對於Finbar而言,該意味著幸福更多。畢竟,“三個人的寂寞也比一個人來得甜美”……鐵軌還是一直延伸,火車儘管陳舊還是依舊奔行,我們的人生道路還是要繼續,對於行走著的每個人而言,誰不期望自己的下一站是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