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琦君在《琴心》一書 後記中所言:「我只是樸實地用膚淺的文字,傳遞出我的點滴心聲,這一字一句裡有我的歡笑,我的眼淚,有我對過去不盡的懷念,對未來無窮的希望。」
生命總會走到盡頭,無需哀傷流淚,相信琦君女士所留下的文字和典範,仍然會永遠留在大家的心中。
大卿禪師回答說,有三種人不會受到這類新聞事件的干擾,第一、新聞專業出身或熟悉過去歷史的人,因為他們知道新聞炒作與真實之間的距離,知道報紙有時要被「倒著看」;事實上今日台灣政府的貪腐情形會比二十年前或四十年前嚴重嗎?
此篇謹以琦君女士的書名為記,亦回味我那強說愁的青春。
「三更有夢書當枕,千里懷人月在峰。」
多年前公視曾改編琦君作品《橘子紅了》成了電視劇,我反倒沒有感動的情緒。我想我喜歡琦君的散文甚於小說創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