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 - 從阿拉斯加的第二大城Fairbanks往北開就能到阿拉斯加的北極圈/Arctic circle(緯度66.33),這趟旅程延路都可看到油管與我們同行,一下子在左邊,一下子又在右邊,油管的盡頭是下一個城市Deadhorse,...
16 年前 - 作者陳修玲,是美國奧瑞崗州立大學專攻毒理學的毒物專家,也是主婦聯盟的消費品質委員會委員和環保講師。特別從食、衣、住三方面著手,教你重新檢視生活週遭中的毒物;並貼心提供許多簡單又方便的少毒撇步。
16 年前 - 盡量選購當地的農產食物就是所謂的Buy Local運動。當食物必須經過長途跋涉才能被送到消費者手中時,通常也表示生產商或批發商會額外添加防霉劑、保鮮劑等化學藥劑,以避免運輸及儲存過程中會出現的發霉、腐壞現象。更不用說,當這些食物到達消費者手中時,早已失去其新鮮度。
16 年前 - 他開始收購有噴灑農藥對環境造成傷害大型果園,收購來的果樹被他全部毀棄,重新種上台灣肖楠、牛樟、雪松、黑松、櫻花等樹種,23年來,所種樹木已超過20萬株,讓130公頃果園變成森林,花費在果園的收購、樹苗的費用及種樹工人的薪資將近15億。
16 年前 - 如有不要的衣物用品,歡迎大家捐給需要的人,珍惜資源環保作愛心,公益環保一舉兩得喔! 每逄過年家中大掃除,總會清出一些已用不著或多到用不完的東西,而或許有人正好需要這樣的東西。
16 年前 - 為了提供社區青少年一個真實的學習場所,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地區利用一閒置空間,改裝成為「社區二手商店」命名為「五味屋」,透過五味屋的營運,訓練青少年社區參與、社區照顧、資源再利用等工作,並藉此將社區工作向下延伸到社區的下一代。
16 年前 - 真的不是買不買的起的問題,而是有沒有需要的問題。 假如有人可以接收,讓狀態還很好的衣服還可以繼續為另一個小孩所用,避免狀態還很好的衣服淪落到垃圾場的命運,這就是惜福,我都會想我是在幫小孩累積福報。 當然其中偶而也有一些狀態不好一點的,也許是小朋友吃東西沾染到食物而洗不掉的痕跡,那就留在家...
16 年前 - 深綠消費者多是為綠而計畫性購買, 淺綠消費者第一次購買綠色產品是因為剛好在店裡看到, 基於一時興起及好奇, 二者購綠動機大不同.
發行人
hsin2hsu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5)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