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 - 專門書籍 1. 《打造公民媒體:輔大《生命力》新聞團隊的行動研究》。2007年。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2. 《新聞控制與反控制:「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2003年。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6 年前 - 旅居美國的昔日同事寄來新聞的電子檔,這才知道妳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我還是不禁問了:「這是真的嗎?」
16 年前 - 作家的寫作常常反映的是他對人生情境的關懷。這幾年黃春明的小說開始寫老人,《放生》成為黃春明步入老年後的新經典;讀到這些讓人笑裡飆淚的故事,確實會更加關注社會的高齡化現象;小說一如黃春明所期許的,有其社會功能,一篇好小說可能比一千次的政令宣導來得更有威力;不過,黃春明自己,無論從外表還是行...
16 年前 - 主日崇拜後,福至心靈,跑到教會的辦公室去逛逛。我這段時間非常忙碌,又要趕回家做飯陪老媽,其實常常做完禮拜後就急忙閃人的,昨天不知為何卻繞進了辦公室去。進了辦公室,看到一疊新書堆在那裡,走過去一翻,真的太誇張了,我看到《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當下,簡直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16 年前 - 在台灣有個現象我們一定不陌生,記者拿著麥克風在校園裡追逐著學生,問一些中文發音的問題,如「『牛仔褲』的『仔』怎麼唸?」、「『莘莘學子』的『莘莘』怎麼唸?」、「『馬偕醫院』的『偕』怎麼唸?」、「『友誼』的『誼』怎麼唸?」然後發現大家都讀錯了,於是得意地公佈教育部發布的「標準答案」。
16 年前 - 閱讀 Ethan Zuckerman 撰寫書評介紹 The Cluetrain Manifesto 的共同作者、Small Pieces Loosely Joined(中國譯名為《小塊鬆散組合》) David Weinberger 的新書:《一切都是混雜》(暫譯)(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讓我很想瞬間拿到這本書然後一睹為快。
16 年前 - 一個月後,我為了買書又到商場裡去逛,原來的舊書店已經改裝成光碟店,我走進裡頭,牆壁擺著各式各樣歐美日色情光碟,「少年仔,是你喔,欲來沒加我講一下。」以前賣光碟的老闆拍著我的肩膀,說:「白博士的房東把這間店租乎我。喔,對了,你等我一下。」然後他跑進隔壁店裡,回來時交給我一枚印章和一本筆記簿...
16 年前 - 「那就好。」陳警官笑笑,目送女子和寵物店老闆離去。吳博士又變回銀毛大狗,在女子身邊不停搖尾跟隨她跑。人和狗一起消失在沼澤地盡頭,層層暮雲之上慘白新月如鉤。他不由得想起家裡那隻頑皮狗。真的,世界上唯一真心等著他回家的,就是那隻頑皮狗!
發行人
ㄚ琪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