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除貪欲、瞋恚、愚痴,能夠不再生於欲界,即不再生於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下一生將往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修無放逸行,能夠使得種種行為造作清淨,達到涅槃。
增壹阿含經卷三弟子品第四經文:http://buddhaspace.org/agama1/4.html
增壹阿含經卷三清信女品第七經文:http://buddhaspace.org/agama1/7.html增壹阿含經卷三阿須倫品第八經文:http://buddhaspace.org/agama1/8.html
增壹阿含經卷四一子品第九經文:http://buddhaspace.org/agama1/9.html
獼猴在樹叢中抓著樹枝漫遊,放掉一枝樹枝後,又會再抓取另一枝樹枝。同樣地,我們的心不斷執取、攀緣各種事物,非常迅速地從一個事物跳到另一個事物,無法保持專注、穩定。
爾時,比丘雖見極妙六情之法,心不染著。爾時,弊魔波旬便懷愁憂,即退而去。
「清信女品」紀錄了三十位在家修行的女性佛弟子的德行、事蹟。
「清信士品」紀錄了四十位在家修行的男性佛弟子的事蹟、德行。
「比丘尼品」紀錄了五十位比丘尼的事蹟。
先修證「空三昧」,然後修證「無相三昧」、「無欲三昧」,最後「離我慢」,達到「知見清淨」,此修行方式稱之為「聖法印」。
第1經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所謂阿若拘隣比丘是。聲聞:從佛聽法而修行的...
發行人
Murphy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7)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