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年前 - 規模較小的群體(約7個人),完成工作的速度較快。 個體在規模較小的群體中,表現較佳。 規模較大的群體(約10多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可能是因為成員的背景較多樣)。 規模較大的群體,有較低的滿意度,因為參與的機會降低,社交互動降低,成員和群體成就的直接關聯性降低,而爭執、衝突增高,並會...
15 年前 - 根據2006年的一項研究, 45%的雇主認為薪酬是留失 top talents 的主要因素, 而 71% 的 top performers 指出薪酬是轉道跑道的主要因素. 薪酬系統是外在報酬, 員工認可計劃則是內在報酬. 要留意的是, 對大多數的工作而言, 表現是否良好的認定很難完全客觀, 且每個人的認知不見得相同, 如此,...
15 年前 - 自我效能理論 (Self-Efficacy Theory) 自我效能, 指的是一個人是否相信他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 自我效能愈高, 表示愈有信心能夠完成任務. 遇到挑戰時, 低自我效能者, 傾向於退縮甚至放棄; 而高自我效能者, 則會努力試著克服挑戰. 自我效能理論和目標設定理論是互補的, 當設定了挑戰目標, 在...
15 年前 - 本書介紹社會學研究的新方法,透過agents simulation的方式,可以經由符合人性的簡單規則,模擬並解釋複雜的社會現象。可以應用於預測新的制度會導致的結果,並預先進行防範。
15 年前 - 《第五項修練》(中文版:1994年,英文版:1990年)提到了系統動力學,其中舉了經典的例子--啤酒銷售遊戲,在系統中,每個人盡力扮演好他的角色(零售商、大盤商、經銷商、工廠),但愈努力,卻反而離目標愈來愈遠,令人印象深刻(這個遊戲是由Jay Forrester在1950年代後期所設計的)。 本書對於系統動...
15 年前 - 2001/7/26 於工研院51館4樓國際會議廳聽完Davis演講後,購買本書,並取得Davis的簽名。 演講中他的工作夥伴當場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記憶能力。 書本的內容是經過Davis重新整理過的Study Methods,講的是「有效的學習方法」。 似乎要上過課,做過練習才能學到其中的精髓,像是學游泳一樣...
15 年前 - 人類無法完整消化並瞭解所有的資訊, 因此我們在做決策時, 會簡化問題, 只萃取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我們的決策準則不會是徹底的. 我們也只會找出有限的明顯的解決方案. 我們只會尋求滿意解, 不會尋求最佳解. 要善用創意, 產生多元的解決方案, 以期能夠得到傑出的解決方案.
15 年前 - 「世界是平的」是一種文學上的誇飾法,本書的重點是提出一些觀察,說明在國家之間、大企業與小公司、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供應鍊上,鏟除各種商業活動門檻、障礙的趨勢及力量。 許多不必要的爭論在於執著於書名--世界是平的,的確,這樣的書名並不符合現實情況。比較合適的標題應該是:抹平世界的十項關鍵因...
發行人
Murphy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7)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