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年前 - 宜蘭的牛舌餅幾乎已經宜蘭的代名詞之一,就像台中的太陽餅一樣,我們家有空到宜蘭就會帶點回來分送親朋好友當作伴手禮,現在有一位劉師父更進一步的把牛舌餅作成只有 0.1公分的『宜蘭餅』,而且口感更勝牛舌餅(個人感覺),也更符合國人吃巧不吃多的習慣,似乎有越來越凌駕牛舌餅之勢。
17 年前 - 這是我第一次吃鴕鳥肉而且還是鴕鳥肉干,吃起來感覺就像在吃牛肉乾,但有稍微甜甜的味道,肉質比牛肉乾稍硬一些些,還稍微有點辣辣的,可能是製作的關係。果不其然,查了一下成份,除了標榜選用上等鴕鳥肉、鴕鳥油之外,還外加了砂糖及天然辛香料。
17 年前 - 這家的鴨頭是我到目前為止吃過最好吃的『東山鴨頭』,我記得我剛開始吃得時候是一對老夫妻,也許是退休了,現在換成年輕人了,不過口味還是沒變。我喜歡啃他們家的鴨頭,慢慢的啃,把鴨舌頭、鴨臉頰、鴨腦、鴨眼睛,通通給吃光光,再來點鴨翅膀及米血,滿足口腹之慾。記得多要一個塑膠袋,可以用塑膠袋拿著吃,...
17 年前 - 圓形的台鐵鐵路便當與另外兩種便當的最大不同之處是-『蝦米炒飯』,其他的便當都是配白飯;但菜色幾乎與NT60的雷同,也沒有魚肉,讓人覺得不太值得,還好魯排骨有稍微大了一點,讓人稍稍舒服了點,不然價差NT40(=100-60),那我就買NT60元的便當就好了。
17 年前 - 我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在台北火車站買台鐵的便當吃,我發現從今年 (2009)的四月起,台鐵的便當換了,菜色變新鮮了,但價錢也變貴了。
17 年前 - 到目前為止,我總共吃過了三種口味的『貴格美味大燕麥片』,加了味道的燕麥雖然變好吃了,但卡路里也變高了,而且有些口味還稍嫌甜及鹹了點。如果跟原味的作比較,很明顯的熱量增加了,原味的一份熱量為133大卡,加了調味後變成183~226.3大卡,只是以一餐的熱量來算的話還可以。
17 年前 - 看樣子,吃燕麥真的可以降『膽固醇』,但是光用開水沖泡燕麥還真是難以下嚥,因為幾乎完全沒有味道,這也是為什麼我平均每週只吃ㄧ次的原因。
17 年前 - 『素蘭麵線』是我從小吃到大的一家外省麵攤,也從一碗 NT10 吃到一碗 NT40。它的主食很簡單,就是麵及米粉,可以分『乾』的或是『湯』的,所以有四種組合,另外還可以選擇加滷蛋、貢丸、或是魚丸,也可以把貢丸及魚丸作成湯,就這樣。
發行人
上班熊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39)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