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到第十屆的台北電影節結束了,票房、片單卻都不怎麼理想,看看這次的電影節,如何變成「湊展節」。
我們的阿公、阿嬤經歷過戰亂、經歷大時代,擁有動人的一段段人生故事,但他們也許因為恐懼,因為小心,他們習慣沈默,不喜歡說,也不敢說,於是我們被迫去聽信那些名嘴的天馬行空加油添醋,卻不肯好好坐下來,聽長輩們說說他們的青春,他們曾經做過的,關於勇敢的、悲傷的、害怕的、遺憾的、歡樂的,什麼都好。
引述:「烏干達的天空下」談到童兵的問題時,你可以迅速聯想到「血鑽石」,甚至是相關的內戰的問題。只是不一樣的是,「烏干達的天空下」,敘述者是兒童,從孩子們含淚眼眶中透露出來的訊息,遠比大人主述的悲慘,還要讓人心痛。
在這本《後山鯨書》中,廖鴻基拋開了科學的語彙,以充滿詩意的靈巧之筆,純粹之眼,描刻鯨豚之美,而那美竟是如此透淨、靈犀,於海洋之中倏忽來去,彷彿是神的使者靈光乍現,挾帶著某種自天上而來的、令人費解卻又至關重要的訊息。
一把火燒掉雲門八里的鐵皮屋,燒得朝野兩黨通通動起來,只有雲門,才有這種總統級的待遇。因為在台灣,文化補助不是太少,而是大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