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有時候,故事需要被轉換,才能跨越時空的背景限制,同時又銜接了時空,玫瑰古蹟與蔡瑞月舞蹈社和蔡瑞月,應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因而我一直注意著地板,注意著舞者的赤腳,除了因為喚起小時候練舞肢體伸展,在平滑木頭上從這頭大跳或旋轉到那頭的回憶外,也是因為正是在這樣一大塊的地板上,身體才能說出...
19 年前 - 於是我們心想,既然看不見那些被攝影機包圍的場面,回去看電視應該看得見吧。怎料回到家之後,轉遍了電視台,卻絲毫不見關於詩句、關於舞蹈、關於午後舒暖的陽光映照在美麗的建築物上、關於舞蹈社的歷史與保存的經過、吳叡人老師動人的演講、那些感人的故事或者929送給舞蹈社的歌。突然覺得有些失望,也只能慶...
19 年前 - 另外,聲討蔡瑞月基金會的台北市文化局又展現了對於文化團體的支配心態,台灣官方無論藍綠皆存在著這種不良觀念,以為出錢就理應干涉活動內容,而不 去尊重文化團體本身的歷史經驗與情感認同。蔡瑞月舞蹈社和綠營人士關係密切無可厚非,無論是在戒嚴時代所同處的社會陣線,或是在保存運動策略上的結盟態 勢,皆...
19 年前 - 如今舞蹈社因蔡瑞月紀念過去黑獄時代的舞作「牢獄與玫瑰」,而稱作「玫瑰古蹟」,除了主建物重新舖瓦、整修地板外,卻也保留了當初舞者練習跳躍、旋轉流下汗漬、足跡的部分地板,以及大火後、一面1920年代殘留的牆壁供人憑弔。而主建物外、一大片自然草坪,也更增添了古蹟的深度和美感,祗是相對於600坪大的舞...
19 年前 - 2007年5月13日母親節的午後,我望著舞蹈社院裡的茂盛的龍眼樹,金黃色的陽光灑下,猜想這株大樹種下的日期可能也在數十年前,或許曾見證蔡老師年少的故事,七彩的布條在藝文界與政壇人士共同拉扯下重新開幕。回想這舞蹈社的故事,白色恐怖讓她與夫婿一生只有兩年相聚、終身別離,三年綠島生涯讓他長年被政治監...
19 年前 - 5/13開館那天,播放的蔡瑞月&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的故事影像~~
19 年前 - 印度之歌的舞姿
19 年前 - 很多年前,有一個男生,拿了一張名片給我,那時候的他,只要去過了什麼好地方,他會開心的跟我形容那個地方有多好,把名片拿給我,還不忘加上一句:「有空的時候我帶你去吧!」
發行人
豆腐魚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3)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