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年前 -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米、油、醬料、茶飲等各類食物標示不實、摻假、混充陸續出問題,讓消費者人心惶惶,不知何時會踩到「地雷」。醫師及營養師建議,減少外食、少吃「吃到飽」兩大守則,因為吃到飽為...
12 年前 -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前三大:花生粉、豆菜類、大魚食品安全頻頻亮紅燈,讓人防不勝防,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則依照毒性、稽查不合格率偏高等原則,提出十大危險食品。第一名是沾豬血糕、麻...
12 年前 -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國內一項大規模調查發現,中風、糖尿病、肺部疾病者為失智症高危險群,其中又以曾經中風者的風險最高,為一般人的七倍。想降低失智風險,應多與人聊天社交,整天待在家裡的宅爺...
12 年前 - 【聯合報╱記者劉明岩/彰化報導】連日高溫,屢傳民眾中暑或熱死事件,彰化縣衛生局昨天協調署立彰化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及秀傳醫院家醫科,加開「預防高溫暨中暑、熱衰竭」門診,讓因炎熱致身體不適民眾獲得適當診...
12 年前 -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新北市報導】 喝冰飲解熱 反而傷害腎肺連續多日高溫創紀錄,也使得冰品大賣,但是中藥專家和中醫師均表示,天氣酷熱,民眾喜歡喝冰冷飲料消暑,但反而對腎和肺都造成負擔。中醫師許桂月...
12 年前 -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夏天炎熱高溫,很容易中暑,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的病友,更是高危險群,但一般人卻都忽略。中醫師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友平日除忌吃生冷,更應保持末梢循環系統暢通,遇到暑熱攻心時...
12 年前 -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最近豔陽高照,紫外線指數常達危險級程度,經常在戶外運動或工作的人若未做好防護措施,眼睛水晶體容易破壞變性,提早出現白內障,四、五十歲就得就醫接受人工水晶體植入術,才能...
12 年前 -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夏天到了,這時候該怎麼吃比較好?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媚表示,夏天是胃口比較差的季節,民眾應朝改善食慾、幫助消化著手,而紅蓮豬肚湯是一道適合夏季食...
發行人
Ruby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