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 - 貪婪地看完了終章。 就像森山大道在後記提到的,《犬的記憶》很多是心情,而《犬的記憶終章》則是以對他有影響的人物和地點為主軸,從內容可以看得出來,這也和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共鳴,即當我們對地點有深刻印象時,往往是因為在那裡曾經有某個人,例如逗子和中平卓馬,四谷和東松照明。
16 年前 - 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犬的記憶」,由 15 篇在《朝日相機》雜誌「犬的記憶」專欄連載的文章組成,描述著森山大道對攝影、對自己的一些思考,這個部分其實還蠻沈重的,或許用不開朗、不開闊來形容會更好,會看到森山大道試著回溯生命中的第一個光影,卻不曾成功,同時對未來又感到不確定,一路讀下...
16 年前 - 今天(5/06)晚上到政大公企中心參加一場「公益要熱血,勸募要創意:迎向公益勸募新浪潮」的論壇(座談),兩位來分享的前輩是李怡志(Yahoo! 奇摩內容企劃總監)和李取中(《大誌》雜誌中文版創辦人、總編輯)。許多來參加的都是 NPO 工作者,甚至是執行長。 老實說,我今天是抱著「見名人」的心態去的
16 年前 - 美國在 2012 年會有將近 1/3 的員工超過 50 歲,而日本和德國更嚴重。中國人口也因一胎化政策而快速老化。大多數的公司對此毫無準備。
16 年前 -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 Nicholas A. Christakis 和他的同事 James Fowler 發現,隨著分隔度數增加,人際的影響力會顯著的減少。
16 年前 - TIME 2009 年度風雲人物,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 絕大多數內容翻譯自 TIME,少部分以維基百科補充。
16 年前 - 我相信,Ritz-Carlton(麗思‧卡爾頓)這個名字,在服務業相關科系的學生心中,都有一個位置,原因無他,只因它的服務足以登上教科書,而且是正面的案例。看完這本書,就像看了半本服務業(行銷)的課本。
17 年前 - 由於工作之便,在勝間和代的新書《我的人生沒有偶然》出版之前,就先把它看完了,用一整天的時間,紮紮實實地看過一遍,順手做了 6 頁的筆記,簡單談談我的感覺。看完之後,我簡單畫出了這本書的架構。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大家都知道,但是該如何準備?勝間和代的精神力,就是形同黑盒子的「如何準備」,至...
發行人
thinkerC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