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擔心網路有一朝將統治世界嗎?或者網路會改造我們的社會?是這樣嗎?我就只是在上上網, 找找新資訊與玩意兒而已。網際網路(而非「網路」)的前身如同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黃哲斌所稱的, 原來是一個「軍事措施」, 今日則已內化成為社會上一個訊息與人際交流的廣泛媒介, 越來越多人、越來越多的生活面向被它所介入了。就像映像管及其繼起物的發展, 讓深入居家環境...
假國家之名, 行侵害人民隱私之實, 莫以「愛國」之目為甚。 美利堅自 911 事件後國會於政治正確高義下不得不迅速通過《愛國者法案》(Patriot Act), 此法對網路的一個影響是, 只要以「反恐」為名, 聯邦調查局(FBI)在未獲得法官的批淮下, 有權開立拘票要求網站交出相關資訊。不惟如此, 該種「國家安全令函」(National Security Letter)通常附帶有「...
網路搜尋霸主 Google 的首頁一向以簡潔留白的版式呈現, 較之於其他入口網站硬是塞了越來越多的服務項目與資訊在主頁, Google 反而以較不「霸氣」的方式彰顯了其與眾不同的特色。口碑可以取代版面上的全功能性置入, 雖則會去 [更多] 頁面找尋其他服務的使用者肯定只有少數, 然而網路上的口耳相傳仍讓 Google 的創新服務到處流用。Beta 時代它曾喚作 Go...
東漢末年黃巾賊高唱:「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在俗世眾民未察覺下, 開放原始碼已深深植根於網路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只是不那麼汲及於以名取利。事實上, 早在 MacOS、Windows 尚未問世之前, 初期的 Internet 即以草根性的自由軟體形式實作其軟體暨協定上的構架, 這當然也遠在 FSF、Netscape、Linux、Wiki、AJAX、CC 以前。後來版權私有產品的經營...
「電腦自動對聯系統」似乎是個好主意, 現代人多不具有填詞對句的素養了, 位於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前微軟中國研究院)所推出的這個試用服務倒可一解年節應急之需──彼岸雖歷經過破舊、文革之禍, 然而做個對、揮個毫在各階層、各單位卻頗盛行(老毛特愛故), 修為不足的訪客常莫名其妙就出了洋相呢!(還記得連戰的首次登陸吧?)這個系統正巧又可以讓別人看到了...
對劣者而言, 讀書總以細讀慢嚼為尚, 文字行裡的思蘊在時光的候等與琢磨中更能風化顯露以出。速讀與略覽只是一種便於篩選或攝取純資訊的讀書方式, 卻談不上能浸於知性與文本脈絡裏的交會。此所以, 與友人印象相差很多的是, 我在速讀強記上雖然有稍許心得, 但真正在讀書時總讀得很慢, 因而詳讀完的書更是不多, 唯經典與好書能讓劣者去消耗於慢讀下更顯有限的時...
無分國、國外, P2P 檔案對等分享技術數年來一直處在法律爭議的鋒線上, 相關的官司層出不窮, 互呈矛盾的判決亦屢見不鮮, 而在市場與法律手段的淘汰過程中仍持續不斷冒出新的 P2P 軟體, 以致於國內有些大學甚至急於阻斷 P2P 的通訊封包──無論其標的檔案為合法抑或非法。1971 年首創 Internet 數位典藏實務的 Project Gutenberg, 及 1990s 後期由...
又是一項革新性科技產品的終結。Netscape Navigator 瀏覽器在十三年前現身時促成了網路進入世俗化的開端, 其對於網路界所造成的風行草偃般的播散力, 絕對遠超出於今日 Apple iPhone 手機之於電信業的影響力。早在約十年前, 當 IE 4 綁 Windows 98 上市時, 其雄大的市場滲透力就注定了 Netscape 由盛轉衰的命運, 便是有美國司法部對微軟的反托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