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為北自日本、南迄越南的東亞地區, 其傳統學術思想的一個大支, 雖然曾在西化與左派思潮的引進中備受爭議與質疑, 然而時過境遷, 孔老夫子的生活性哲學又在各地被重新拾起了。除了華夏文化傳播地域之外, 孔子也對西方世界起過一些漣漪。就像佛教在初引入中土時, 僧人常將佛經相類於道、易之書而引起士大夫階層的興趣, 孔學最早也由化身為「西儒」的耶穌會傳...
老左與舊獨, 曾是民主路程上的革命同志, 近來教育部打算「政名」為「台灣文學」的 70 年代鄉土文學論戰運動, 實質為以主力作手《夏潮》系統為表徵的「文化中國的鄉土」與爾後才以短暫的《美麗島》為本土符號的「意識台灣的鄉土」攜手合作, 對於美帝、日帝現代主義文學陣營與威權黨國體制所展開的一場文化總批判。如今, 在經過了民主法制化、且進入於民主淺象...
暢銷書金榜常被視為觀察社會「讀書/知識階層」所觀注議題或現象的一個指標;然而, 任何書在進入行銷通路後, 要如何去做企劃、怎麼擺置、進補貨數量的調節等因素, 就先決定了特定的書在讀者看到它的書背、書名前有沒有能列入排行榜的「入圍資格」。不僅出版社是一個實體書籍的當然篩選者, 就連通路商也成為決定哪一本書能獲得多少展示資源──由此也具體影響了...
繼之於雲門的狂草之舞, 國光劇團也把書法之藝給「搬演」到了大戲台上。「羲之頓首:快雪時晴, 佳想安善。未果為結, 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雪中賞景本為悠閑之舉, 帖文並只是簡單的問候之語, 新編劇本則以書聖之遷徙江南與文物的歷史播遷為經緯, 企圖營造出流浪者(族群)尋求一個新的定位的探索過程。事例必有古, 絲絲縷縷皆有其所由來端;新與舊之...
戲曲唯情, 但賦於人。《梁祝》一片曾在當年不及百萬人口的台北市賣出七十二萬張票房, 後人難匹, 這齣電影不僅為國語電影高峰時集合台、港年輕精英, 且融合了古典曲調與新藝影像體(cinematograph)之作, 其中的人情背景更反映出一個時代的過往。導演李翰祥讓邵逸夫爵士有信心下令空棚, 只拍這一部片, 使得李安小時候看了十數遍而不膩;〈綠島小夜曲〉中後來...
貝聿銘以其收山之作重返中國原鄉, 現代主義的教父因此返歸鄉愁了嗎?對於這位向來以龐鉅造型及炫人的材質表現來俯視世人的都會建築師, 華人因其血統而愈加敬重, 然而與同門王大閎的低調暨氣韻相比之卜, 他卻是絕對性之西方風格的巨匠──除了血緣以外, 大師盛年時的知名作品看不出絲毫的中國味。台灣有幸擁有了一座例外, 以三合院聚落為發想的東海大學頗具東方...
古典樂演奏技巧的前進與樂器性能的改善是同步的, 這種人與器之間的技術協調性本來應是相得益彰, 但就演奏者的自我體會來說, 更好的樂器、更精巧的指技、及寫譜更為詳明的作曲者的出現, 卻讓他的「詮釋空間」變小了。在現代精良且科技化的演奏環境下, 就連錄音品質也成了「演出」的一個要素, 種種發燒片因此而生。古典時期的貝多芬情感常是豪越肆放, 而當時樂...
文學(半老?)頑童大頭春又有意思不一樣的新作了, 這次是一本專欄集書《認得幾個字》, 乍見之下似乎很「主流」地與現時學子作文程度低落的議題扯在一起?大頭春當然不會患有這種「大頭病」, 近年漸漸「親子溫情」化的尖銳說書人教給你的不少可是冷僻字、誤會字呢, 於幽默中為文字添色, 生動展現出文字的日常「實事」, 絕不同於舊年列於書市暢銷金榜上的某部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