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就算執政者如何欺壓侮蔑羞辱,文人還是不會倒下。中國文化裡,文人的使命,大概就是如此吧,就算沒法達成目標,也要留些東西讓後代子孫知道,讀書人該是個什麼樣的。講到這就必需講到一個中國文化極為畸形的一部分,就是貶官文化,文人因被貶而有更多創作,心靈境界也更加提升。很諷刺的說,就是中國文人的心境...
19 年前 - 1914年,第一次大戰爆發,日人藉口與德宣戰,霸占青島。時代的轉變,書上只寥記數筆,庶民生活可是天地翻轉,領導換了人,街道全改名,靜岡町、大村町、濱松町、久留米町登場,歐風變成和風。王度廬的大作《臥虎藏龍》、《鐵騎銀瓶》等系列,就在日人辦的《大新民報》連載,社址在廣西路和中山路叉口,現在是交...
19 年前 - 因此「女神Aphrodite」也就完全無法記錄花蓮的山景,接著,拍攝火車場景,火車站邊竟然出現了觀光草莓園,先不說其可怕的農藥污染,台灣人一向數大色俗便是美,整排的旗幟破壞了鄉間景色,我請可憐的美術組全部拆了,拍完再插回去,然後大道上又是一輛又一輛經過的砂石車,美術執行王徵就說他去當國片「單車上...
19 年前 - 學法律的卡夫卡最該是了解執法機構執法單位,但是他卻對它充滿了玩笑式的嘲諷,並藉由K的嘴巴質疑法律與法庭存在的正義性正當性,到底誰有權力去決定誰有罪?而這個權力的來源是什麼?罪的根本又要如何定義?不死心的K一心要搞懂這些,但是所有的人不想理解這些最根本的問題,他們只想隨著這個龐大的體系運轉,...
19 年前 - 一號(騰雲)、二號(御風)火車頭:光緒十三年台鐵初創時,劉巡撫購自德國,各重十六噸三,平時存儲於台北機器局工廠;直至光緒十七年,台北、基隆間通車時,始行開駛第一號火車頭,即今日陳列於台北市二二八紀念公園(原台北公園、新公園)中的「騰雲號」火車頭。(公園內另一座則為日據時第一座由日本轉運來台的九...
19 年前 - 我討厭人多的地方,然而人多的光華才有其況味。人群來來往往,有人一時興起,就直接站在走道中央,研究起兩旁的報價單來;有人小心翼翼,深怕一不小心就耽擱了後頭人群的行程;有人堤防著人群,怎樣也不讓包包離開自己的視線;有人大氣得很,彷彿前無長物,縱有,也像推土機一般,奮力地排除眼前的所有阻礙。裡...
19 年前 - 基本上,交通部該做的,並不是去整合所有票證,強迫高鐵、台鐵不能自行發行卡片,而應該是設立一套共通平台的技術標準,以及跨票證的清算的機制。換句話,交通部老早就應該是朝「卡卡通」,而非「一卡通」的方向規畫;交通部不應該強迫大家只能用同一張卡片,再將全國分成三大區域設立三家公司來分?,以便有更多...
19 年前 - 上圖是相當有趣的一張影像,因為一部份的月亮看起來是藍色的,另外有一部份則不見了。這兩個現像都起因於地球的大氣。空氣分子較容易散射藍光,因此由地面上看去,白天時天空是藍色的,而在太空中的太空人眼裡,地平線看起來是藍色的。除了反射太陽光之外,空氣分子也會使月光偏折而使得下半部的月亮看起來逐漸...
發行人
僻居獨觀的堆棧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