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截止2013-06-30 23:59:59
還記得,印象中的機器人的模樣嗎?

(圖片來源:要價 200 萬日幣!超合金無敵鐵金剛亮相)
或許上面的有不少人對它不熟的,但是,接下來介紹的這個機器人,我想,應該沒有人不知道它是誰吧!

不管是哪種機器人,對於男生而言,都有股難以抗拒的誘惑。就如同對於男女生的刻板印象一般,認為女生就應該要玩洋娃娃,男生就應該要玩機器人。
底下,我們就來介紹機器人的故事吧!
相信大家都看過I'm robot(機械公敵),這是出自改編艾西莫夫所作的同名小說。
艾西莫夫在1942年所出版的轉圈圈的小說中,寫下了「機器人學三大法則」,從此,西方的科幻小說裡的機器人,幾乎皆以服從三大法則為新的典範,艾西莫夫也被公認為「現代機器人故事之父」。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艾西莫夫也根據這三項準則,寫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好書。這三項的定義,隨著時代的改變,認知上的不同,導致這三項法則原本的破綻變得更加明顯,在1985年機器人帝國中,針對三項法則進行定義,並擴編成為四項法則。
第零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
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整體受到傷害。
第一法則:除非違背第零法則,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
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零或第一法則,
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零至第二法則下,
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這個第零法則,在機器人帝國中,是機器人突破了人類原先的設定,自己「悟」出來的。理由是,人類逐漸將自己一步步帶往毀滅,彼此征戰、污染、文明衰敗等等,在原來的三大法則設定中,機器人無法對人類受到傷害坐視不管,然而如果是人類自己傷害自己呢?如果傷害的尺度已經跨越了人類個體與個體之間呢?

這部份就留給自行去書店看看艾西莫夫的機器人小說吧!
現在機器人功能越來越多變,從醫學、科技、照護....等領域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就連學習的年齡層也到了小學生可以用樂高機器人,寫寫簡單的操控指令,讓機器人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
就連機器人的模樣也越來越像人,讓它擁有矽膠的皮膚、活動式關節賦予機器人可以做到許多困難的動作、語音聲調系統的改變不再是單調的聲音,而有了高亢低沉的變化。
機器人可依照功能分成幾種
工業機器人
主要適用於幫助人類進行重複的動作、探勘未知的領域、代替人類到達無法到達的地點。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玩偶陪伴機器人
主要適用於陪伴,日本Sony公司推出的Aiboru就是一個例子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居家照護的機器人
人會有情緒,會有不想做的事情,會有在某個時間點不想做的事情,基於人的惰性,於是就有了不論是打掃、照顧老人都能夠勝任,而且沒有任何一絲不悅的機器人。

(圖片來源:機器人莫妮卡提供)
科幻想像的機器人
人因夢想而偉大,想像力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從早期的無敵鐵金剛、黑豹勇士、原子小金剛、哆啦A夢、變形金剛、機動戰士鋼彈....等不勝梅舉。這些機器人或許哪一天,真的出現在你的身邊。

以下我們就來介紹這些機器人的故事
無敵鐵金剛
為日本漫畫家永井豪與東映動畫所共同企劃而成的「鐵金剛系列」第1作,同時也是劇中主角所駕的巨大機器人之名稱。
本作為開創現今日本動畫史上不可欠缺的搭乘式巨大機器人類型始祖,對於後世所繁衍出的各式各樣變化題材分流作品的影響極深。由於其透過多重媒體所整合的複合行銷手法,在當年很快地便成功席捲至孩童們的心裡,也造就了相關諸多玩具商品的大為暢銷,特別是在劇中的虛構金屬『超合金』一辭,被用於直指一系列科幻作品童玩的品牌上,至今仍有相繼發售,且深得高年齡玩家喜愛。
哆啦A夢
為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筆下最著名的漫畫作品,主要是敘述一隻來自22世紀的貓型機器人—哆啦A夢,受原本主人野比世修的託付,回到20世紀,幫助世修的高祖父野比大雄的故事。
變形金剛
故事由塞博坦被密卡登(Megatron)毀滅開始講起,密卡登為了找回可以為一切無生命物體注入生命能量的「火種源」(Allspark)用以稱霸宇宙,隻身來到了地球。可是他卻不慎掉入北冰洋,被冰凍住。1897年,亞奇帕德·魏瓦奇船長(Archibald Witwicky)帶領他的船員進入北冰洋,不慎墜入深洞,發現了密卡登。不過,魏瓦奇卻在無意間啟動了密卡登的定位系統,火種源的坐標被刻在了他的眼鏡上。後來,美國人發現了火種源和密卡登,在胡佛總統的設計下,修建了胡佛大壩來保存這兩件外星物體,並秘密成立了由卸任國防部長組成的「第七區」(Sector 7)用以保守秘密。通過對密卡登進行反向工程,美國獲得了許多技術,諸如雷射、汽車、CD唱盤等。
鋼彈
是日本機器人動畫變革的先驅,以及開創後世「寫實機器人」動畫潮流的著名動畫作品。
少年阿姆羅·雷,在吉翁軍攻擊其居住的宇宙都市(Side 7)時,為了保衛同胞而登上了聯邦第一台實戰用MS「鋼彈」(RX-78-2)而捲入了戰爭,故事即是以阿姆羅為中心,描述他跟著鋼彈的母艦白色基地,歷經種種困難而成長的故事,還被認定為少見的「新人類」。不過第43話中阿姆羅能夠跟白色基地中多位主要人物進行心靈感應,可以確定他們都是被阿姆羅引發起覺醒的新人類。
主角群並不是唯一參與這場世紀之戰的人群,而且戰鬥也不限於主角所參與的戰役,在後來的官方OVA和MSV等各種衍生作品中還有陸續補充的內容,並且收入官方的一年戰爭史中。
原子小金剛
根據漫畫的設定,小金剛誕生於2003年4月7日。製造者是當時的日本科學省省長天馬博士,因為兒子飛雄在交通意外中死亡,因為無法忍受喪子之痛而製造了小金剛,並將其當作兒子一樣疼愛。可是,由於小金剛的身體不能像人類一樣隨時間長大,天馬博士最後放棄了小金剛,並將其販賣至馬戲團。在被天馬博士拋棄之後,小金剛曾經失靈,但在後任科學省省長御茶水博士的努力下,小金剛正式重生,並認御茶水博士為養父。茶水博士還製造了小金剛的妹妹莎拉和他們的父母。
小金剛在漫畫中擁有七種特殊能力:
- 腳底安裝有飛翔用的火箭發動機
- 會超過60國語言
- 能分辨人類的善惡
- 聽力為正常人的1000倍
- 眼睛是強力探射燈
- 臀部安裝了機關槍(電視新版則改成在指頭發射的鐳射)
- 最大輸出功率為10萬馬力(後來強化為100萬馬力,參看「地上最大的機器人之卷(地上最大のロボットの巻)」)
樂高
LEGO MINDSTORMS Robotics Invention System(以下稱為樂高機器人套件),是針對12歲以上的小孩或大人,對機器人有興趣(或者啟發自動控制教育)的教育玩具。這項產品計畫始於1986,由丹麥樂高公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Media Lab)進行的一項「可程式積木(Programmable Brick)」的合作案。
樂高機器人套件的核心是一個稱為RCX的可程式化積木。它具有六個輸出∕輸入埠:三個用來連接感應器的埠,另外三個用於連結馬達。樂高機器人套件最吸引人之處,就像傳統的樂高積木一樣,玩家可以自由發揮創意,拼湊各種模型,而且可以讓它真的動起來。
您喜歡哪種機器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