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希望與未來

在看完了這項國際競圖的展覽,以及更深入閱讀了大批資料之後,我整個人似乎也被牽動著走入了「...

18 年前 - 我走出了市府大樓時,不禁刻意看了看現在市府前面的港埠碼頭,和熙來攘往在市集廣場上穿梭的人潮,然後又再想想剛才所瀏覽過的赫爾辛基「未來」藍圖,一陣會心的笑意湧上來,難怪我總一直覺得,赫爾辛基似乎缺了點什麼東西,因為要從幾百年來一直被稱為「波羅的海的女兒」,搖身變為熟年之女,總是需要時間與養...

資訊

一段來自北國芬蘭的話 …

一段來自北歐芬蘭音樂藝術活動的話,寓意深遠,道出雖然身為小國,但卻也能在不同領域中一展長...

19 年前 - 時常覺得,認識芬蘭各個層面的傳奇故事,能讓我心中燃起檢視自我的思索。瞭解芬蘭成長歷史的深層心理與文化哲思,能讓我在深入探索一個民族的個性與過往,對國家發展影響之大,令我望而生畏。或許也一如自己先前說過的,當我住在大國時,世界只有大國…… 住在小國時,世界反而變得寬廣……

資訊

小國芬蘭的國際視野… 從小開始

小國與大國的分野何在?如何來界定?以其人口之大小多寡?還是國家進步程度呢? 進步的北歐國...

19 年前 - 幾年後在不同的洲際進出搬遷,我們來到了光譜的另一端,一個經常言談間不時自詡為「小國」的「進步」國家。她沒有石油、沒有優厚的自然環境與天然資源,連人口都只有 500 萬出頭,但時常在他們的演講、私下談話場合,大家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慣稱自己是「小國」,而非「巨人」。第一次聽到這裡的人民如此描述著,...

資訊

芬蘭教育:「見樹」又「見林」

以「見樹」與「見林」的不同分野來敘述芬蘭及一些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與我們的差異之處!從「見...

19 年前 - 我一直認為芬蘭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中,有一種和亞洲或是俄式訓練上很不同的風格;打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喻,就如同大自然森林中的「樹,Tree」與「林,Forest」!我們熟知的教育是一種「先見樹再見林」的感覺,而芬蘭或一些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比較像是「先見林再見樹」! 「先見樹」與「先見林」的差異到底...

資訊

發行人

Yolanda
位於高緯度的北國述說著芬蘭、歐洲及世界各地的生活、人文、設計、藝術、音樂、教育、旅遊等感受與體驗,以文字與視覺記載著旅居各地的遊蹤,描繪著不同生活的經歷與旅程,也盼望分享天涯海角的景觀、思維與心情!
收藏文章 23
訂閱人數 4
點閱人氣 14262 上升

Yolanda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沒有參與任何主題

熱門關鍵字

留言

    目前沒有任何人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