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沐浴在馬撒大的清晨曙光裡,看著現在殘留的斷牆殘壁,想像這兩千年前悲慘的事件,微微的涼意不禁使得全身發抖;當羅馬人要抓猶太人來羞辱、要跳舞做樂的時候,忽然間感覺到他們的得勝是很寂寞的,因為他們只敢殺人,但猶太人敢不投降而自殺,他們彷彿聽到那些自殺的猶太人在那邊「哈哈哈」的笑這些羅馬人。
我一轉身,一名身形高䠷的女子,束着長長的秀髮,步伐如舞姿,笑容燦爛,她展示調皮的表情,瞪大會說話的眼睛,似乎在問我︰「怎麼啦!我不像老闆娘嗎?」
三十三間堂正式的名稱應該是蓮華王院(Rengeo-in),大約在西元1164年由平清盛所建造而成,不過在80年後卻不幸被燒毀,燒毀後立即就修復重建,到了西元1266年重建完成。此後歷經了幾次的戰火,所幸都能修復完成,三十三間堂保存至今已有700多年了!
在尼斯通往摩納哥的途中有一座著名的小村落,由於它像鷹巢一樣懸在429米高的懸崖峭壁上,又因為它風光美麗而奇特,所以贏得了法國最美麗的鷹巢村的美譽,她就是美麗迷人的艾日(Eze village)。
Canterbury大教堂是Canterbury最著名的地標建築物,在西元597年由St. Augustine興建,但西元1067年的一場大火將古教堂燒毀,西元1070年起七年間才由Lanfranc大主教重新修建,左圖是大教堂的入口處-耶穌門,這座門是亨利七世為紀念他死去的長子Arthur而在西元1502年建造。
在台北電影節的期間(6/24~7/9),我來來回回行走於過去西門町著名的電影街(武昌街)好幾回。在這條街上,戲院的密度之高可謂台灣第一,三、四間戲院並列著。
走進摩洛哥的市集,就像走進一個不可思議的童年夢境,神秘的弄蛇人將巨大的蟒蛇放在你的肩膀上捉弄挾戲,旁邊有正在表演吞火特技,澄黃的古老琥珀化石排列在地上論斤叫賣,動物骨頭研磨成神秘的醫藥偏方,女人們全身包裹著黑色的絲巾在七彩的布料之間穿梭,只露出美得讓人不能正視的藍色眼珠,潔淨澄澈更勝陳列的寶石貓眼,高瘦黝黑的男人們穿著純白色或鮮黃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