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不是一種單純的溝通技術教育,也不祇是一種孤立的審美教育,它是整體生活文化的一個總反應。我們能夠有多少工具、多少能力、多少方法去反省和解釋我們的生活,我們就能夠維持多麼豐富、深厚以及有創意的語文教育。
這可不是旅遊書,雖然僅只是翻閱已讓人驛動的心怦怦跳。
...國家忽視的,我們可以要求我們自己。當我們舉行全民去外國旅遊的運動時,留一點時間與關懷給我們自己的島,旅遊也好,有心地走一走也好,如果將147個島的名字列出來,你數一數,你曾經去過多少個島?你將會去哪些個島?這倒是有趣的一件事!
這些遊記大部分以日記型態記錄整個行程經過,除有對自然環境、植物動物的觀察以外,更引我注意的是探險家們對島上原住民的記述。記述有正面、有反面,一如經驗有好有壞。大部分認為原住民樸直熱情,也有探險家直指原住民單純愚昧,很容易被酒肉檳榔金錢等迷惑,大把大把的現出祖先傳承下來的耕地。
有人將此書歸類於科幻小說, 裡頭還有像外星生物的Mugwump與象徵作家自己主角Bill Lee對話的段落。當年飽受衛道人士批評,今日美國文學史得為《裸體午餐》的存在記上一筆。在文學裡,罪不是問題,缺乏感受才是墮落。
文字的「討厭」二字,白紙黑字,幾撇幾畫都愣在那裡。語言的「討厭」一詞,它從嘴巴裡爆出來、溜出來、淌出來、滴出來、滑出來的感受都不一樣,有的是意義上的不同,有的是程度上的差異。因為語言的聲音除了大小、輕重緩急之外,感情、眼神、表情,有的還加上比手畫腳,對了,還得看情境和情況。真正的語言,不只是聲音發聲的符號,還得綜合那麼多的條件,才算是...
今年國際書展,夢枕先生應邀來台,二月九日晚於誠品信義店舉行簽書及座談。我與他的部分對談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每一次的興工動土,都有歷史淵源的。這個房子就像我的人生。」...,「但很少人注意,以為一開始就這樣,其實是經過好幾次的演變、整修、抉擇。就跟生命一樣。」
在聖經中「活物」是指一種接近神的存在體,通常以動物的形象出現。新約〈啟示錄〉裡的四活物,其實早在舊約〈以西結書〉就已預表過。
埃及的獅身人面像,起源於希臘神話中的斯芬克斯,是看守者的角色。喜歡給人出謎團,如果答不出來就把那人吃掉,所以又稱作「謎語獸」。後來被伊底帕斯所滅,是個充滿悲劇性的怪物。
我想這種合體怪獸的形象,和古老部族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