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 - 我最早聽到李宗盛的歌,是國中時期聽鄭怡唱的《結束》、蔡琴《油麻菜籽》、潘越雲《鎖上記憶》、張艾嘉《忙與盲》,但他的音樂對我真正產生深刻影響的,就是在國中升高中暑假所購買的專輯【生命中的精靈】。後來,李宗盛又陸續做出很多膾炙人口的情歌、製作不少張暢銷常勝的華語專輯,【生命中的精靈】仍是我個...
16 年前 -
16 年前 - 在記者生涯將滿十三年半、好生活報創刊滿三週年之際,回首來時路,每個關鍵時刻都依然歷歷在目。我不敢說自己在媒體改革領域「始終如一」,但起碼做到「絕不放棄」。 待在台灣的新聞媒體界,挫折很多、壓力很大,為什麼不甘願放棄? 因為我真的很在乎,「母親台灣的未來」。
16 年前 - 向台灣好生活電子報(Taiwangoodlife)的舊雨新知遞送新年祝福,祝各位都能在虎年「顧得來虎(goodlife,也就是說,能把即將來臨的虎年生活顧得好好的呀)」。^_^
16 年前 - 早在電影艋舺上映兩個多月前,西京朋友撰文的「我為什麼反對電影艋舺」便吸引我的注意。看完這篇文章,習慣到電影院支持國片的我,並不會就此不去看電影,只會更想去深入了解「艋舺」這個刻印在歷史地理課本的地名,以及在地人究竟是怎麼想的。從小耳熟能詳的「一府、二鹿、三艋舺」,艋舺萬華離我的生活圈最近...
16 年前 - 作者林言熹是本報的運動體育主筆編輯,2006年曾在球魂接連發表保護投手刻不容緩、再談保護投手刻不容緩等文,呼籲棒壇和球迷正視此議題的嚴重性。近日因大通盃青棒菁英賽投手三信家商羅國華,3天連續兩場先發完投270球,累計本屆比賽共投25局、363球,再度引發球迷對台灣教練長期不當調度投手、危害選手未來...
16 年前 - 精采的台灣人物,可以是用一生在某領域立下汗馬功勞的貢獻者,可以是致力於改善社會環境的運動者,也可以是為家人溫飽努力求生存的老百姓。在本報主筆編輯安平客的建議和噗浪朋友的票選下,台灣好生活主題網摘新增的類別,就取名為「厝邊人生」。
16 年前 - 平常習慣在台灣享受各種好吃又便宜的水果,出國超過兩週就會很不習慣。於是每次到無法盛產各種水果的國家認識新朋友,就會跟他們介紹:「台灣是很棒的水果王國,歡迎到我的故鄉去享用!」
發行人
aboutfis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6)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