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七月,收掉龍山寺地下街和廣州街夜市的分店後,我們也在思考未來該如何解決目前除了愛買板新之外,銷售點的新設問題,昨天早上臨時接到一通來自非凡新聞台的電話,透過原本在我們這上班的員工介紹,非凡新聞台希望能報導我們的創業故事。
如何建立餐廳的品牌?對愛開餐廳的中國人來說,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學問很大。對外,必須透過菜色、服務、氣氛、形象四個面向和消費者溝通;對內,必須建立品牌文化,統一員工的價值觀、精煉出品牌的質感。
隨著台北人愈來愈重視健康,「早睡」、「禁吃消夜」早成為北部都會區新流行。眼看台北消夜市場不斷萎縮,業者於是轉進南台灣,導致高雄、台南都會區二十四小時的店家愈開愈多、消夜吃到飽的餐廳隨處可見,就連大型夜市也是一處接著一處開,整個消夜市場不斷南移,錢潮與人潮也淹沒了整個夏夜南都。
3位年輕上班族,發現好品味的商機,不論是法式奶酪、葡萄酒、乳酪的創業小故事,主角都是從興趣發展到專家,進而興起創業的念頭。
曾因開店損失上百萬,魏新蘭這對創業夫妻選擇以小搏大重心出發,按人手所能負荷的方式,拓展人潮多的販售點,再來頂小店面當中央廚房,特殊口感讓生意強強滾,看似小生意卻能在頂店當月便將創業金全數回收!
吉登斯教授表示,喝咖啡是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個人習慣。它不只是個喝飲料的問題;其中傳達出了某種信息。此外,咖啡也是一種社會潤滑劑。吉登斯寫道:「兩個相約喝咖啡的人,可能對湊在一起聊天更感興趣,而並不在乎他們實際上喝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