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就像是人體的供血系統和血壓,缺乏整體性觀點,將造成致命危機。而台灣,現在正處於血管爆裂的前夕。
卡特‧布利斯在《創造力激發訓練》一書中提及:「富於創造活力的人,對自己的想法充滿信心,對別人的意見虛懷若谷。他們的創新精神與應變能力都很強。」
這大概是台灣企業有史以來,最昂貴的一堂跨國購併課程,代價是新台幣350億元。明基斷尾止血,為跨國購併付出昂貴無比的學費,從這樁慘烈收場的失敗案例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股票下市、總部遷移海外,對每年不遺餘力引進海外投資的台灣政府,將是多大的衝擊?過去的遊戲規則,都是壞公司下市,現在怎麼變成好公司逃離?
對許多組織來說,採取創新思維是一項艱鉅挑戰,因為要創新必須做到相當微妙的平衡。一方面,醞釀創意點子必須靠專門而且成熟的專業知識,另方面又要挑戰傳統的思考模式,箇中竅門就是拿捏得恰到好處。
英雄不是消失了,而是定義英雄的價值不再相同。管理英雄以新的面貌出現,反映出更多元的領導人面貌,更多樣化的組織領導風格。
她勉勵台灣人不要怕困難,而是要問機會在哪裡,「踏出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一定會碰到很多困難,自信地掌握自己的優勢和價值,才是決勝的關鍵。」
誠如我們所知,這就是眾多成功企業家在工作以外也能擁有成功生活的原因。換言之,他們在工作以外能盡情享受家庭生活、擔任志工,並從事各種嗜好。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和如何擁有想要的東西,他們通常都善於利用「家庭程序」,例如一絲不苟的安排計畫表、線上採購,以及兒童照顧的備用人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