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北人愈來愈重視健康,「早睡」、「禁吃消夜」早成為北部都會區新流行。眼看台北消夜市場不斷萎縮,業者於是轉進南台灣,導致高雄、台南都會區二十四小時的店家愈開愈多、消夜吃到飽的餐廳隨處可見,就連大型夜市也是一處接著一處開,整個消夜市場不斷南移,錢潮與人潮也淹沒了整個夏夜南都。
面對銀行收傘、貸款難度提高的情況,信用條件好的人,才能以優惠利率借到錢。尤其是總費用年百分率實施後,消費性貸款的借貸成本更透明,甚至有銀行反向操作,提出貸款零費用的訴求,希望招徠一些重視成本的客戶。有貸款需求的民眾,不妨把總費用年百分率列為參考指標。
全面質量管理、業務流程重組﹐還有學習型組織──諸如此類的眾多管理思潮曾給企業界帶來了強烈震撼﹐但為什麼它們又迅速消失了呢?
要賺錢就要買低賣高,但台灣公募基金市場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多趕在市場最熱的時候募基金,而且多家業著同時發行類似商品,讓投資人看的眼花撩亂。
即使判刑,無法彌補人們對企業原本帶來的樂觀與信心轉為失望。我們談的是一種不能量化,卻處處察覺得到的恐懼感。人們對冒險擔驚受怕,對未來感到焦慮,說不出「我樂在工作」。商業已失去一些激發熱情的火花。
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日益減少是發達國家面臨的挑戰。但應對這些挑戰,只能利用技術推動的勞動生產率增長,而不是移民推動的人口增長。如果勞動力短缺促進了自動化進程,提高了貧窮工人的工資,並減少了不平等現象,那麼發達工業國家中緊迫的勞動力短缺,就是福不是禍了。
在美國求學工作這幾年,我體會出3件美國人社交場合的禁忌。一是薪水,二是婚姻,三是種族背景。這3樣美國人最不喜歡被陌生人觸及的問題,如果在剛認識的場合就提起,不免讓人皺眉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