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貧窮並不是壞事。出身貧窮者反而可以動心忍性、增加自身的經歷及能力,因此出身貧窮有時候反倒是一種優勢。話雖如此,貧窮者也不可因此一直安於困境,一生窮途潦倒,盡力改善現狀才是上策。
2005年5月美國《Business Week》以「台灣為什麼重要?」作為封面專題,內容提及近年台灣已在資通訊供應鏈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今年上半年最受矚目的活動———標榜「台客精神與文化」的台客搖滾嘉年華會,在台中盛大登場,規模、投資金額都比去年大許多,製作團隊發揮創意,結合音樂、文化、遊樂、餐飲,除了創下台中國家音樂廳預定地最多人潮紀錄,更讓台客不再是俗氣、損人的代名詞,而是新的音樂文化運動。
根據《30雜誌》民調中心調查,高達43%的30世代上班族,認為「存夠千萬元以上才能退休」,而「投資理財」在30世代心中的認同度達到八成以上,也顯示30世代「用錢賺錢」的急切心態。不過,在專家眼中,有著如此心願的30世代,正步向理財失敗的道路。
不少人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投資被騙的慘痛經驗,小從被倒會、親友作保入火坑、合夥被騙,大至投下省吃儉用保命錢,投資未上市公司股票、期貨,期待一夜致富,結果換來的是,更悲慘人生的開始!
我希望年輕朋友在面對人生重大打擊、陷入低潮時,都能夠擁有正面思考的積極態度,不要只往壞處想,或是不斷放大自己的缺點,如此往往會放棄或錯失很多機會。
擁有專業能力就能擔負管理的任務、成為優秀的領導者嗎?看看蘋果電腦執行長賈伯斯的發跡過程,你學到了什麼?
曾因開店損失上百萬,魏新蘭這對創業夫妻選擇以小搏大重心出發,按人手所能負荷的方式,拓展人潮多的販售點,再來頂小店面當中央廚房,特殊口感讓生意強強滾,看似小生意卻能在頂店當月便將創業金全數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