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媒體的角度來看,MLB的行銷包裝顯然遠勝中華職棒,台灣球迷寧可熬夜也不願把休閒時光花在進場看球,那是媒體的失敗、中華職棒的失敗,而非台灣球員的失敗。
從紅襪拿下今年MLB世界大賽冠軍,談職棒球團的經營管理,如何為企業體的中長程目標積極佈局,獲致最大本益比。
被賣到Boston RedSox的松阪大輔據說精通gyroball,春訓後,想必媒體一定會大炒這種魔球吧。
倘若台灣運動資源可說不患寡而患不均,炒熱了王建民與冷落了林義傑的,是同一批宰制知的權利的媒體。
運動風氣無論患貧或不均,都不是功利導向驚鴻一瞥的運動成就能導正的,「唯有玩過,你才能切切真真的體會達到那種performance level的無比難度和價值。」
台灣媒體圈的老鼠屎即使從沒少過,台灣觀眾依然普遍「認為這些傢伙就算自己生不出什麼東西來,至少可以寫寫 “綜合外電報導” 嘛 ? 結果很顯然的,局勢往往會趨向最糟的情況…」不過,王建民拒絕台灣記者是一回事,台灣記者打算如何修理王建民,則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