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參與討論的大家不斷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我選擇這個理念而不是另一個?為什麼我容忍這個理念而不是另一個?為什麼我認為什麼是必然的,而什麼卻不是?為什麼誰應該為什麼負責,而不是別人?」執著於「是什麼」只能強化一已認知的現況,追究「為什麼」才能開啟改善現況的契機。
雪山隧道帶給宜蘭人的是這一代人還不知道的衝擊,是一連串的後遺症而非只有方便而已。「方便,是方誰之便?方便那些愛看熱鬧不用心逗留的人潮,進了小鎮也只朝7-11跑。方便讓他永遠不用去品味九彎十八拐四季不同的美好。」
「千萬不要告訴我,國民黨達官名人的房子是馬屁,所以官僚為討長官歡心,必須列入古蹟;常民百姓的文化記憶是狗屁,可以花錢讓人拆了再花錢瞎搞。」其實,大家應該相信馬英九或市政府絕對有能力提供一套漂亮的說法,如果不是在氣頭上的話。
「如果平凡的領導人和全球首富值得接待,霍金沒有理由給冷待,因為前者只是一個記錄,後者是一頁歷史,永垂千古,一世紀也未必能遇上一個。正如邱吉爾說:We make a living by what you get, but we make a life by what you give.」
球賽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中的意外事件也不是人生的全部,即使在追求功成名就的競技裡,如何妥適應對譬如「鏡頭很快地帶到了臉上塗滿紅白兩色的波蘭球迷,掩不住的落寞在他們的眼神中、在他們的不由往下垂的嘴角上。」這樣的他人之痛苦,也是人生重要的課題。
「對照『罄竹難書』事件的報導,實在很難不說這些媒體沒有大小眼。」的確,在台灣,稱得上公正客觀的媒體,幾乎等於沒有,所有報導都該被質疑以媒體自身的公關與政商利益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