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平台的好用度跟用戶的良莠混為一談,其實是危險的。如果有人愛過黑米現在卻不,應該說比較不是平台的問題,而是使用者的問題;而是如何既經營社群又清理門戶、匡正價值體系。
未經證實查驗的訊息,為什麼能夠一再通過新聞媒體的篩濾,一再誤導大眾?台灣的新聞媒體內部真的有所謂的守門機制嗎?
開放市場下的成熟企業不得不面對經營長期利潤關係時,無形商業地帶對永續經營的影響顯然遠大於有形的交易。
台灣社會對成功企業的認知,尚未從「擅於營利」進化到「有助於整體社會公益」,潛移默化的意涵其實也變相指的是這個價值體系被建立起來的進展緩慢。